2024年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转作风、促发展”为中心,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狠抓产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生产保持稳定,服务业稳步发展,财政收入和项目投资全市领跑,全区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总量继续增加,二、三产业贡献较大。1-12月,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居全市第4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7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4.6亿元,同比增长4.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1.9亿元,同比增长4.4%。
(二)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农产品稳中有增。1-12月份,全区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落实小麦、水稻创高产技术方案,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有效地确保了全区粮食丰产丰收。1-12月份全区40.8万亩小麦总产达16.7万吨,同比增长1.3%;34.93万亩水稻总产达17.2万吨,同比增长0.6%。全区蔬菜播种面积89086亩,同比增长1.3 %,蔬菜产量20万吨,同比增长2.5 %;2024年瓜果种植面积1204.8公顷,增长0.9%;肉类总产量2.3 万吨,同比下降3.24%;水产品产量2.06万吨,同比增长2.74%。
(三)工业生产保持稳定,采矿业持续下降。全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9.4亿元,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84.1亿元,同比下降2.2%,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位居全市县区第7位。工业运行的特点:一是采矿业持续下降。1-12月份全区原煤产量1379.6万吨(含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原煤产量),同比下降8.1%,洗煤产量712.1万吨,同比下降5.9%,采矿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22.4亿元,同比下降6.9%,拉低规上工业2.7个百分点。二是电力行业增速回落。全年电力企业发电量3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累计实现增加值38.3亿元,同比增长2%,较前三季度回落3.6个百分点。三是制造业保持增长。1-12月份,制造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22.7亿元,累计实现增加值23.4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比全市低7.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6位。四是高技术产业稳步增长。全区高技术产业共完成总产值2亿元,实现增加值0.35亿元,同比下降6.5%,比全市低18.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7位。
(四)项目投资全市领跑。1-12月份,全区目前在库投资项目124个(项目117个,房地产7个)。1-12月累计完成区属固定资产投资78.4亿元,同比增长33.2%。居全市第1位。其中,完成工业投资64.9亿元,同比增长47.6%,居全市第4位;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6.9亿元,同比增长28.7%,居全市第6位;完成制造业投资4.8亿元,同比下降11.5%,居全市第6位;完成民间投资5.6亿元,同比下降30.4%,居全市第5位;房地产完成投资0.6亿元,同比增长2.7%。
(五)市场主体降幅较大,市场消费稳步增长。1-12月份,全区新增市场主体3506户,同比下降36.9%,居全市第8,其中新增民营企业585户,同比下降18%。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1.1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 3.84亿元,同比增长6.5%,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
(六)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民生支出保障有力。1-12月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亿元,增长14.3%,增速比全市高10.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1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8亿元,增长12.25%;非税收入完成1.4亿元,增长24.2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1.4亿元,同比增长19.71%,其中,十三大类民生支出完成19.2亿元,同比增长25.29%,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64%。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就业形势向好。1-12月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706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1-9月份提升0.2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二县第5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60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1-9月份提升0.3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二县第2位。1-12月份,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200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06%。
(八)PM2.5平均浓度高位运行,降幅好于全市。1-12月,全区PM2.5平均浓度每立方米为45.2微克,同比下降0.7%,总量比全市高5.2微克,居全市最高,增速比全市低4.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县区第3位。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上工业降幅扩大。1-12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2%,降幅较1-11月扩大0.5个百分点。一是采矿业降幅持续扩大。从煤炭产量看,1-12月份全区原煤产量1379.6万吨(含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原煤产量307.5万吨),同比下降8.1%;洗精煤产量712.1万吨,同比下降5.9%。从实现增加值看,采矿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22.4亿元,同比下降6.9%,降幅比1-11月份扩大1.6个百分点。二是电力行业增速持续回落。电力行业增加值从今年一季度增长12.7%,上半年增长6.1%,前三季度增长5.6%,到全年电力行业实现增加值38.3亿元,同比增长2.0%。一直处于下滑趋势,主要是因为电力行业发电量减少,电力企业产值下滑。1-12月份全区发电量3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0.97个百分点;1-12月电力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9%,增速较前三季度回落3.6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经济新增量不足。年初以来,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势头不足。按年初市政府下达全年培育“规上”企业任务17家,截止目前我区完成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户。
(二)制造业投资仍在下降,民间投资降幅较大。一是制造业项目进展缓慢。制造业项目少、体量小。目前制造业在库项目31个,其中亿元以上14个。1-12月份累计完成投资4.8亿元,同比下降11.5%,降幅较1-11月扩大6.9个百分点。二是民间投资降幅较大。全区民间投资在库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38.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6亿元,同比下降30.4%,低于全市29.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位。
(三)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商贸四行业整体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批发业下降1.22%,低于全市9.22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8位,零售业增长1.7%,低于全市6.0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8位;住宿业下降4.74%,低于全市11.34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8位;餐饮业增长2.66%,低于全市4.92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7位。二是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大。受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影响,全区7家房地产在库企业,1-12月累计上报房地产销售面积16083平方米,同比下降59.1%。近年来,我区推出采煤沉陷区房券安置政策,仍难扭转商品房销售下降趋势。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加强预期目标管理,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围绕年度经济运行综合预期目标,抓好重点企业帮扶、重大项目推进、重要工作落实。重点关注煤电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加强走访,摸清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以稳定煤电化基本盘。确保2025年1季度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年经济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二)抓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2025年要围绕潘集区“四大基地”建设和煤电化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谋划投资项目,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做好项目前期谋划工作,持续增加在库项目数量。要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围绕项目抓开工、促进度、快收尾、早投产。
(三)抓市场主体培育,增加经济发展活力。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四上”企业培育、市场主体培育,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投资信心,重点要加大摸排力度,加大指导帮扶力度,对已达规模的企业,要加强沟通协调,相关责任单位要尽快完善资料,成熟一户申报一户,要扩大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规模,增强企业经营竞争力,为全区经济发展增活力。
2024年1-12月份潘集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位次
版权所有: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政府主办:潘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潘集区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554-4971071联系地址:淮南市潘集区政务新区办公大楼邮编:232082E-mail:pjfb1111@163.com
皖ICP备14003261号-1 皖公网安备 34040602000001号网站标识码:3404060001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