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潘集区“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4-19 15:53信息来源:潘集区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各乡镇人民政府、田集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

《潘集区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潘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419

 

潘集区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

实施方案

 

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潘集区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跨越的重要举措,是助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高层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皖政办〔202311号)和《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淮府办秘〔202357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区秸秆饲料化利用和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为路径,把秸秆变肉和肉牛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强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产业短板,不断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肉牛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扛起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大政治责任,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推动潘集区农业强区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潘集区资源禀赋和肉牛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做大芦集镇、贺疃镇、古沟回族乡、泥河镇和平圩镇肉牛体量,做精品质,千方百计拓展省内外市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肉牛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推广农作物秸秆过腹转化增值和养殖粪污因地制宜利用,协同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可持续发展。

——坚持多元并举,联农带农。加快转变饲养方式,着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精准扶持中小养殖户,倡导小规模、大群体分户饲养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行自繁自育、藏牛于户的养殖方式,大力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养殖企业、养殖小区,形成分散饲养和相对集中规模化养殖协调发展局面。

——坚持提质增效,科技兴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升肉牛秸秆饲用、良种繁育、设施装备、疫病防控水平,着力提高肉牛产品质量和效益,支持养殖主体在产业发展中不断壮大,让农民从秸秆过腹增值、肉牛养殖中获得更多收益。

——坚持延链强链,品牌强牧。推动肉牛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促进肉牛产业链和价值链融合、供应链和创新链融通,加快培育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打造以舜安畜禽屠宰中心、同兴堂淮南牛肉汤、豆牛氏食品有限公司为主体的肉牛加工产业链,全力做好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

(三)发展目标。2027年,全区秸秆饲料化和肉牛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比例达25%左右,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2.9万头以上,实现肉牛全产业链7亿元以上产值目标。到2030年,全区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达40%左右,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4.5万头以上,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10亿元以上,培育2-3个肉牛养殖示范村。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秸秆资源饲料转化行动。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供给,促进秸秆资源就地转化、就近利用、过腹增值。支持肉牛、肉羊养殖企业秸秆饲料化利用,对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建或改扩建永久性黄(青)贮窖500立方米以上、干草棚500平方米以上的,以及单户收贮秸秆黄(青)贮发酵饲料100吨以上、秸秆干饲料50吨以上的,分档予以支持。支持秸秆饲料收贮加工机械购置,提升秸秆收贮和加工机械化水平。(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及各乡镇(街道)。排名第一为牵头责任单位,以下责任单位均包括各乡镇(街道),不再单独列出)

(二)实施良种繁育体系构建行动。鼓励肉牛养殖企业和养牛户从国外或省外引进种公牛和基础母牛,提升全区肉牛种源生产能力。对从国外引进符合农业农村部标准的种公牛或基础母牛规模超过30头的;从省外新引进基础母牛规模超过30头见犊的;现存栏母牛规模超过30头见犊的,分别给予补助。依托区级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人工授精服务站点,强化良种肉牛冻精采集和管理,完善繁殖改良、液氮储存运输等设施设备,为加快良种肉牛扩群增量提供种源支撑。支持肉牛养殖企业对优质良种肉牛使用胚胎移植技术,对单场(户)成功使用10枚胚胎及以上并产犊的,给予补助。(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

(三)实施肉牛规模养殖扩大行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养殖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支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养殖户订立育肥购销合同,形成担保贷款、托养分红、订单生产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让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养殖增收。推进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优先支持发展基础母牛繁育,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行肉牛特色农产品保险,提高养殖场(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实施肉牛加工体系建设行动。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战略,加快推进舜安畜禽屠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发展模式,引导鼓励肉牛就地屠宰,减少活牛长距离运输。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加快肉牛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支持牛肉汤、水煮牛肉、牛扒、牛腩煲等预制菜及方便类、速冻类、休闲类牛肉制品生产开发。(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五)实施品牌创建和市场拓展行动。实施品牌培育行动,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挖掘推广牛肉汤”“牛肉面等特色小吃,大力推进以绿色为主导的三品一标产品生产。探索互联网+、直播带货和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国有企业采购相结合,拓展牛肉销售渠道。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升辐射面和服务带动能力。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餐饮服务和展会经济。强化肉牛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检验检测能力。(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投资促进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财政局。)

(六)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区级畜禽粪污处理中心建设,提升秸秆和粪污综合处理能力。大力推广截污建池、发酵还田,一场一策、制肥还田,区域收纳、集中处理3+N治理路径。强化服务指导,着力推广投入成本低、养殖户认可度高的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场床一体化改建和发酵垫料养殖技术及牛粪养殖蚯蚓、种植食用菌等利用途径,推动解决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处理难题,打通农牧循环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肉牛绿色养殖水平。(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分局)

(七)实施肉牛疫病防控能力提升行动。加大区、乡(镇、街道)两级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招录比例,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强制免疫、监测预警、动物卫生监督、应急管理等能力水平。健全病死牛无害化处理体系和补助机制。每头病死牛无害化处理按照省财政200元、区财政100元进行补助。依托兽医行业相关企业、社会组织、防疫服务队等主体,加快发展兽医社会化服务。鼓励区、乡(镇、街道)两级畜牧兽医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为肉牛养殖场(户)提供有偿技术服务,完善配种、防疫、诊疗、营销等服务功能。(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

(八)实施肉牛产业融合发展行动。鼓励支持有条件乡镇(街道),推动规模肉牛养殖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利用养殖企业产生的粪污资源,大力发展瓜果、蔬菜、食用菌产业,提升农业附加值;结合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统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秸秆综合利用、畜牧业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强镇等资金,着力支持提升养殖基地、屠宰加工、仓储保鲜等设施装备水平,打造基础条件好、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肉牛强镇和示范村,争创市级肉牛强镇名录。(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生态环境分局)

(九)实施肉牛产业数字赋能行动。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型肉牛养殖企业,积极鼓励养殖企业开展智慧养牛试点,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对肉牛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采用二维码、射频识别等技术,全程记录养殖、检疫、调运、屠宰、流通等环节信息,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

(十)实施肉牛产业招大引强行动。利用好淮南牛肉汤产业支持政策,依托我区秸秆、热气、豆制品园区等资源优势打造牛肉汤全产业链集聚区。建立招商引资目标企业信息库和重点客商资源库,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引肉牛养殖、屠宰、加工、检测、饲料加工、兽药生产等下游加工企业、龙头企业、配套企业。(责任单位:区绿色食品产业招商专班、区商促进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区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工作专班,设在区农业农村局,承担具体工作。相关乡镇(街道)结合实际组建肉牛工作专班,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并将肉牛产业发展情况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考核,针对年底考核情况予以表彰奖励。(责任单位: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工作专班)

(二)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撬动作用,支持肉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全产业链开发。利用政府一般债、专项债券资金和脱贫攻坚衔接资金支持肉牛产业发展;推动设立肉牛特色农产品保险,保费不超过500/头,各级财政补贴保费的80%(其中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40%,市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24%、区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16%),养殖场()自缴保费的20%。鼓励银行机构研究创新肉牛专属信贷产品,积极开展养殖圈舍、设施设备、肉牛活体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扩大信贷产品覆盖面,简化审批程序,降低贷款门槛,优化贷款模式,不断满足肉牛产业全产业链生产经营主体资金需求。(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三)加强用地服务保障。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支持保障肉牛产业发展空间需求。支持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拓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依法依规合理利用林地资源,鼓励引导养殖用地经营权流转,鼓励闲置、废弃养殖场改造升级,通过采取弹性供地、点状供地等多种方式优先保障肉牛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支持从当地处置存量土地相应核定的新增建设计划指标中,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肉牛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潘集分局、区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区农业农村局)

(四)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力量,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技术咨询,加强技术推广和服务。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培养计划,定向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充实畜牧兽医基层专业人才力量,到2026年底,争取每个乡镇(街道)配备1名畜牧兽医专业工作人员。持续开展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力争肉牛规模养殖企业技术指导全覆盖,探索开展科技特派员()+企业+基地+合作社等服务模式开展线上线下培训,不断提高肉牛养殖技术水平。(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育局)

(五)营造良好环境。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要主动做好肉牛产业项目选址、立项、用地审批、用水、用电、环保、金融担保等指导服务,依法简化审批程序,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推进新建肉牛产业项目落地投产,以实际行动吸引业内龙头企业在我区投资发展肉牛产业。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新媒体等大力宣传秸秆变肉、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秸秆变肉和肉牛振兴的浓厚氛围。及时总结和推广秸秆变肉和肉牛振兴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开创肉牛产业发展新局面。(责任单位: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工作专班、各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

 

附件:潘集区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工作专班

 


附件

 

潘集区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

工作专班

 

 长:汪全胜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员:汪丹琛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区财政局副局长

    区教育局副局长

丁秀宣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詹同举  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潘集分局副局长

朱长山  区商务投资促进局副局长

程龙柱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李传平  区科技经济信息化局副局长

陈继耀  区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