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2025年5月份财政运行分析
一、财政收支情况
(一)财政收入情况。2025年1-5月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679万元,同比增长13.2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942万元,同比降低5.32%;非税收入完成10737万元,同比增长88.73%。
(二)财政支出情况。2025年1-5月份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7218万元,同比增长5.89%,其中十三大类民生支出完成63701万元,同比下降1.7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50%。
二、财政运行特点
(一)关键税种降幅较大。1-5月份,税收收入完成21942万元,同比降低5.32%,且主要税种呈现下降趋势,增值税完成11631万元,同比降低25.82%;企业所得税完成408万元,同比降低20.32%,个人所得税完成857万元,同比降低27.92%,这些税种降低说明企业经营压力增大,盈利水平在下降,市场活力不足,释放出经济动能在减弱的信号。
(二)财政收入结构变化较大。1-5月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679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942万元,税占比为67.14%,低于90%合理限额3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中罚没收入为1538万元,占比为14.32%,同比增长272.40%。非税收入占比较高,这说明财政收入增长依赖非税拉动,且税收占比远低于合理占比90%,收入结构明显失衡。罚没收入激增且占比较高,反映财政增长主要由罚没收入等非持续性收入驱动,长期稳步增长的压力在增大。
(三)乡镇收入增速较快。1-5月份,乡镇收入完成6379万元,同比增长17.14%,这主要是实行乡镇体制改革的结果,11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保持正增长,其中,泥河镇、潘集镇、贺疃镇、芦集镇增幅较大,分别达到了229.5%、129.32%、120.49%、87.5%。乡镇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是不能因此感到放松,还要看到税收总额较上年是有所下降的,乡镇还需要加大协税护税的力度。
三、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收入增长基础不牢。我区税收结构存在短板,对煤电行业的依赖度过高。今年以来,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煤炭、电力价格持续走低。而煤电行业作为我区长期以来最重要的税源,其贡献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出现下滑。以煤电行业为主体的税源结构在外部冲击下脆弱性凸显,成为制约我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瓶颈。
(二)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当前,我区财政运行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收支矛盾异常尖锐。一方面,教育、科技、农林水等民生支出增长刚性在不断增强,兜牢“三保”底线的压力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审计整改、巡视巡察、营商环境投诉等专项工作带来的新增支出也呈增多趋势。多重压力叠加下,财政可持续运行面临严峻挑战,预算收支平衡难度持续加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税收增长管理。一是着力培育多元化税源增长点,同步深挖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现有非煤重点行业潜力,为税收增长注入持久动力。二是深化财税协同共治,加强与税务部门常态化沟通、信息共享,动态监控重点税源,协同开展专项治理,合力提升征管质效。同时强化与乡镇协同共治,压实乡镇协税护税责任,保持良好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乡镇贴近企业、熟悉情况的优势,织密税收征管网络。确保各项税收应收尽收,最大限度减少税收流失。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决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和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腾出宝贵财力空间。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强化库款监测和调度,确保“三保”足额发放不出任何问题,坚决兜牢民生底线。统筹做好审计整改、巡视配合等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在严格执行相关要求的同时,精打细算,通过开源节流、精准施策,努力在紧平衡状态下实现财政可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