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工作上半年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3-08-28 09:26来源:潘集区人民政府
【字体:

主要任务

上半年完成情况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力争增长10%

上半年,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14元,增幅8.2%,位居全市第二

加快大海食品屠宰加工、观星农业“数字双绿”全产业链、中电春禾农业等绿色食品项目建设。

淮南舜安畜禽屠宰产中心项目完成了土地转让协议签订,环评、安评报告的编制开展控规和修规方案编制工作,项目现场临时用电已安装并送电;临时用水已经办理开户,首创水务正在设计施工方案;项目围墙已经施工,预计8月初完工;临时道路已经铺设,临建已经施工。

观星农业“数字双绿”全产业链项目正在开展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中电春禾农业等绿色食品项目投资方要求变更项目选址,目前正在洽谈中。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1万亩以上、产量33万吨以上。

1.据统计部门反馈我区夏收小麦播种面积40.5195万亩,产量16.4878万吨,单产达到406.9公斤;油菜播种面积20464亩,产量3626吨;

2.夏播粮食面积42.55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5.17万亩,大豆播种面积5.535万亩,玉米播种面积1.59万亩,甘薯播种面积0.2573万亩;

3.油料播种面积(花生、芝麻)7257.7亩;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动态巡查等机制,加大对破坏耕地、非法占地等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发挥“田长制”作用,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根据2023年省市下达我区2023年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上半年已完成小麦生产目标40.5195万亩,总产达16.4878万吨,完成夏播粮食面积42.55万亩,油料播种面积(花生、芝麻)7257.7亩。自2022年我局陆续收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潘集分局反馈的耕地“非粮化”问题共计93个,涉及面积405.79亩(耕地面积388.772亩),其中基本农田173.67亩。

目前,全区93个“非粮化”问题已整改完成5个,剩余88个问题正在积极推进整改中。

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打造25万亩绿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36万亩“店集贡米”生产示范基地。

1、完成15万亩小麦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的各生产单元年度生产任务;

2、完成2023年大豆各生产单元的播种任务。

3、在“店集贡米”於湖示范中心完成20个集中展示的水稻品种栽培任务,展示面积20亩;在於湖示范中心、平圩镇、芦集镇安排“店集贡米”重点品种示范300亩。

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扩面提质增效,力争全程托管面积24万亩以上,实施“小田并大田”整治5万亩。

落实托管面积24.8万亩,其中秋粮12.4万亩;完成“小田并大田”整治5.6万亩。

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建设育秧中心2个、粮食烘干中心2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个,主要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率达91%以上。

制定发《潘集区2023年全程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等建设项目方案》,育秧中心已完成育秧面积30亩,完成机插秧面积3200亩,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烘干中心,已初步建成,项目功能正在完善,项目效益已初步显现。截止6月底,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经测算已达92.3%。

强化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技术指导。

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活动,全区84名农技人员包保科技示范户429个、帮扶户76个,实施了春季农业科技集中服务活动,入户服务858户次,解决生产技术问题173个,建设试验示范基地5个,发布农业主推技术23项,农技人员发布日志554条、农情201条,省评综合得分99.51,农民满意率100%。

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提升“潘集酥瓜”“店集贡米”品牌影响力。

完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年度监测、产业园100万元大棚蔬菜建设项目批复,全区建设“店集贡米”核心示范区1.2万亩,订单生产8000亩,组织“店集贡米”生产企业佳益米业参加上海农展会5月20日上午,潘集区隆重举办2023年淮南市潘集酥瓜节进一步提升潘集酥瓜的品牌效应,增强酥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畜禽水产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建设,推进常虹牧业、众普蛋鸡、千发净水渔业等项目投产见效。

常虹牧业、千发净水渔业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产,其中常虹牧业目前存栏肉牛1000头,千发渔业4-5月份试捕捞125万斤,总价值700万元。

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增新型经营主体20个,全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以上,争创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淮畔良品”品牌3个。

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8.5%。完成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1-5月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9.5%,争创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淮畔良品”品牌3个。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绿色有机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个以上。

已完成如意米业、三福粮油绿色食品新认证产品的认证材料上报工作,其中三福粮油认证产品2个,如意米业认证产品1个,已完成审查并签订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推进许家岗、陈超家庭农场等企业做好续展准备。

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力争全区收入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20%以上。

截止2023年6月底全区收入50万以上12个村,占比达到8.5%。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行动。

上半年已完成“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106个村级申报工作;完成新型经营主体田头保鲜冷藏设施建设需求摸排和4个项目储备工作,三季度计划新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个、库容4400立方米,目前正在建设当中。下半年已储备保鲜冷藏设施项目3个,总计4130立方米。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135户,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5个,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今年以来,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累计参加人居环境整治120150人次,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56174吨,清理沟塘2964条、1560公里,清理淤泥2340吨, 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6058吨, 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4.49万人次, 清理乱搭乱建3744户,清理废旧广告牌4993个,清理无功能建筑4.2万平方米,清理残垣断壁4369处,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3588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0份,张贴宣传标语6000处。完成2023年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1441;有序推进2022年度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完成2023年度1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方案的初稿。

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三大行动”,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

1.印发了《潘集区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潘农工办〔2023〕9号),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要点。开展秸秆打捆离田及产业化利用工作,上半年我区共开展小麦秸秆打捆离田8万吨,还田9.5万吨。我区午季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2.印发《潘集区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潘集区2023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2023 年潘集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实施方案》等,继续建立贺疃、古沟、高皇各万亩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行动示范区;印发《潘集区2023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明白纸》、《麦田杂草防除技术明白纸》、《2023年潘集区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纸》、《潘集区2023年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明白纸》60000余份,病虫情报5期,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及农药减量化技术培训3期;组织专家对各乡镇巡回开展赤霉病为主的“一喷三防”技术培训11场600余人。组织32个服务组织110架植保无人飞机、63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高效植保机械,累计实施统防统治面积73万亩次,占比90.3%。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科学安全用药水平进一步提高,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3.一是确定工作目标,印发了《潘集区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潘集区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潘农〔2023〕11号)。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印发了《小麦油菜春季肥水管理技术意见的通知》,《2023年潘集区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配方卡》。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培训班了4次技术培训,培训人员2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三是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全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37.7万亩,推广新型肥料1万亩,共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2个,面积达到4000亩。四是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开展田间试验4个,开展肥情墒情调查9次。

4、全区14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预计达到95%以上。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上半年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妇联、区乡村振兴局5家单位印发了《潘集区治理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倡议书》宣传单2万份。

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上半年完成了三普工作相关招标任务,明确了第三方外业调查采样主体;确定了安徽省农科院为我区三普工作技术支撑单位和质量控制单位,并邀请农科院专家对我区农技人员及第三方采样机构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工作,正在开展样点信息核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