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潘集区“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04-20 16:11信息来源:潘集区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近日,区政府办公室印发《潘集区“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潘政办〔2024〕7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此省政府办公厅于2023年11月14日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皖政办〔2023〕11号),淮南市政府2023年12月29日出台了《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淮府办秘〔2023〕57号),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了《潘集区“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实施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联农带农为原则,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积极构建肉牛良种繁育、现代养殖、动物防疫、加工流通、绿色发展体系,构建肉牛全产业链,形成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打造长三角优质肉牛生产供应基地。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文件起草2023年8月份起,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结合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起草了《实施方案》初稿,经多轮修订完善,编制形成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二)征求意见在《实施方案》的起草过程中,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专题听取了工作汇报,区农业农村局分别于2023年10月和2024年2月两次书面征求了各乡镇(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意见,并向相关企业进行征集,根据反馈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潘集区“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实施方案(送审稿)》。

(三)合法性审查20243月,《实施方案》通过区司法局的合法性审查

会议审议经第55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

419日潘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

四、工作目标

2027年和2030年两个时间节点上,全区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比例分别达到25%40%,肉牛养殖规模达2.9万头4.5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10亿元以上,培育2-3个肉牛养殖示范村。

五、主要内容

(一)秸秆饲料化利用: 潘集区提出秸秆变肉方案,旨在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

(二)肉牛养殖规模扩大: 实施规模养殖,强化疫病防控,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特色农产品。
    (三)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加强品牌创建,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养殖设施,强化招引引育。
    (四)数字赋能: 利用数字技术提升肉牛产业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融合发展: 推动肉牛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六)人才技术支撑: 通过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技术咨询和服务。
    (七)基层农技推广: 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基层专业人才水平。
    (八)畜牧科技推广: 实施“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推广先进技术。
    (九)政府指导服务: 政府各部门提供指导服务,鼓励企业投资发展肉牛产业。
    (十) 工作专班成立: 成立“秸秆变肉”暨肉牛产业振兴工作专班,确保产业振兴方案的实施。

六、创新举措

(一)推动秸秆过腹转化增值和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

(二)构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支持使用胚胎移植技术,提升种源生产能力。

(三)推行“自繁自育、藏牛于户”的养殖方式,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养殖企业。

(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肉牛产业的数字化管理。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一是强化金融保障,强化信贷、保险等作用,拓展融资渠道。二是强化服务保障,从土地支持、科技支撑等方面加强保障。三是强化财政保障,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发挥好财政资金杠杆和撬动作用。四是强化人才保障,加大人才招引和培育力度。五是强化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总结先进经验。

八、政策咨询渠道

政策咨询单位潘集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联系人:朱亮

联系方式:0554-4660060,13516422959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