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3-01-31 16:31信息来源:潘集区教育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保障,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服务均等化,为潘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二是坚持优先发展原则。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需要,为教育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原则。立足教育区情,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育交流合作,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解决发展难题,激发教育活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四是坚持依法治教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切实保障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和广大师生合法权益,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是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六是坚持促进公平原则。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接受到更有质量的教育。

(三)发展定位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教育公平,推进学前教育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主要目标

2025年,基本构建起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教育体系,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径,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主要目标:

——教育规模与结构更加合理。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规模与城市人口发展,学位需求相适应,优质教育资源显著扩大终身教育满足学习型城市建设需求。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加公平。有效建立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适应社会各群体多样化教育需求,实现人有所学,学有优教。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进一步增强,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适龄青少年能够平等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5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教育保障更加有力。教育法规体系更加健全,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全面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依法、足额、优先保障。教育用地、校园安全、教师编制、教师待遇得到优先保障。

三、重点推进项目及重大事项

(一)各阶段教育发展任务

1.学前教育建设。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完成普及普惠县区创建目标任务,按照教育部《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标准》办好学前教育。健全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制度,配套幼儿园由区政府统筹安排,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满足城镇幼儿入园需求。到2025年,新增加3所公办幼儿园,预计增加公办学位1350个。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弱势群体儿童享受学前教育服务。完善学前教师培养体系,健全教师进修培训制度,满足学前教育发展师资需求。

2.义务教育建设。进一步补齐义务教育短板,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加快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科学落实三年发展规划,初步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3年,改造完成夹沟中学、贺疃中学等创建优质均衡县区建设项目。到2025年前,在城区新建一所一期为36个教学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带动辐射城乡学校的发展,提高淮师附小山南校区潘集分校优质资源的带动作用。到202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逐年下降

3.特殊教育。2025年前建设1所特殊学校。加强普特结合,推进融合教育发展,建立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教育安置方式,力争让每一个残疾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二)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首要内容,将理想信念放在师德教育首位,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恪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健全师德师风表彰奖励制度和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加强师德典型宣传,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强化师德考评,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严格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2.提升教师能力素养。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培训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充分发挥兼职教研员和地方教育名师的带动作用,支持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教师。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建立健全区级培训长效机制,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推进教育数字化,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促进教研、科研与培训一体化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加强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教师基本功、优质课等评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建立区级中小学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促进教师队伍快速成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完善教师补充渠道。通过公开招聘方式,继续加大中小学教师补充力度,化解教师严重老化、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推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对区域教育急需的紧缺教师,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逐步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缓解优秀师资总量不足矛盾。

4.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区内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继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动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流动,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每年安排不低于符合轮岗交流条件教师总数10%的城区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其中骨干教师的比例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探索实行乡镇内走教制度。大力开展区际和乡村教师交流,落实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制度,完善新聘教师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限制度,缓解农村师资不足矛盾。

5.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中共潘集区委 潘集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潘集区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名师工作室、教师交流轮岗、教学常规管理、教师考勤等制度,健全教师、校长奖励机制,完善《潘集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书记)、幼儿园园长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将超过500人的村小校长纳入区级考核。推进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制度改革。设立潘集区政府教育奖励基金,每年教师节对贡献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学生、教学、教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规章制度,强化学校管理,加大制度执行力,促进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中小学按规定课程开出率达100%,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教师评聘制度和中小学教研联合体、教育共同体等综合改革,激发教育活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抓特色教育促内涵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抓特色教育,促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5年努力,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的内涵发展新模式,全面提升办学品位。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学生志存高远、修好品德、学会感恩, 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一个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依托潘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积极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推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落实政府主导责任, 突出学校主体地位, 调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力量,贯通校内外多种教育形式,把图书馆、纪念馆、少年宫、运动场等建设成为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教育平台, 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更大空间、凝聚强大合力。增强综合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开齐开足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国家规定课程。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宪法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

(五)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在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强化教育党支部建设,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健全优秀党员、骨干教师相融合的“双培养”机制,加大对新入职教师的国情国史教育力度。

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对中小学校、民办学校的分类精准指导,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加强教育系统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加强基层党建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坚持不懈促进学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最广泛地凝聚团结起来,形成同心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育工作领导。一是进一步落实政府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责任,协调政府各部门齐心协力支持教育发展,动员和争取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教育事业,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适应教育管理特点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校园民主,推进校务公开。

(二)全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一是区委区政府推动学校与相关部门和镇村的合作,及时化解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联动保护,有效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加强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强化各种防范演练,保障全区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和全体师生的安全。

(三)优化教育法制环境。一是积极开展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的能力和自觉性。二是完善区人大检查教育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工作机制,充分听取区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保障教育顺利发展。三是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及时查处各类教育违规违法办学行为。四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依法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一是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保持“三个增长”。三是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四是进一步规范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监督机制,预防和查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确保经费安全。

(五)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增加落实好“督政”工作任务,扎实做好“三项考核”工作(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完善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做好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完善“互联网+”的创新督导模式,打造好我区“2+X”创新督导品牌。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