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疃镇简介

发布时间:2024-02-27 16:52信息来源:贺疃镇文字大小:[    ] 背景色:       
贺疃镇简介
    贺疃镇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位于潘集区西北部,北与蒙城县、怀远县隔河相望,西与凤台县接壤,为三县一市交界地,俗称“鸡鸣闻三县”。贺疃镇所辖14个行政村,96个自然庄,32360人(2017年),总面积66.93平方公里,耕地57045亩。
    全省唯一的一条没有被污染的河流——茨淮新河在该镇境内6.8公里,由西向东穿流而过,以东一支、西一支、西二支防渗渠为骨干的水利基础设施,水土保持良好,2003年被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领导小组命名为“五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是潘集区典型的农业大镇。
    贺疃镇党委、政府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为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农业生产、完善基础设施、发挥纪律约束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各项事业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日渐增强。进一步解放思想、因地制宜、抢抓机遇、团结拼搏、探索创新、求真务实、勤奋为民,全镇政治稳定、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乡村振兴
   建立健全防反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各项保障措施。开展农村人口集中大排查,核查出我镇脱贫户672户、监测户77户、边缘易致贫户36户、脱贫不稳定户37户、突发严重困难户4户;通过防反贫动态监测,先后按程序识别纳入监测15户44人,并为监测户制定实施了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医疗等帮扶措施;共谋划产业项目39个,总资金2741.5万元,已批复项目9个,财政资金1268万元,通过实施产业到户项目,共为87户脱贫户申请24.74万元财政奖补资金,惠及人口1261人次。同时,我镇4个出列村提供了村级光伏公益岗位38个,10个非出列村提供公益性岗位44个,促进脱贫户就业创业,探索出一条“输血”到“造血”的帮扶之路。二是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坚持立足7万亩绿色农产品基地,以特色合作社为依托,以土地托管为突破,以“三农”工作为抓手,助推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大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投资1957.5万元,对贺疃村、唐集村8700亩耕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新建了一部分道路、渠道、桥、涵、闸等基础水利设施;持续推进土地托管,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对零散耕地梯次筛选、集中整合,实现“小田变大田,多田并一田”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托管面积3万余亩,促进农业生产降本增效;稳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投资1000余万元,致力将贺疃镇创业园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以肉牛现代化生态养殖为主产业,逐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的发展格局;持续打造产业品牌,全镇以“阳光玫瑰”为代表的精品水果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亩,“稻虾共育”向“万亩基地建设”延伸,推出了“虾稻米”、“店集贡米”、金丝皇菊、皖西大白鹅等一批优质产品,农业产业更具规模,产业链结构更加完善,打造属于贺疃的“农”字品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今年以来,整改违法占用耕地2个,已立项“增减挂钩”四个批次401.676亩,现已完成前两个批次的地面附属物的拆除及平整工作,后两个批次172.434亩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积极开展“四点五线”环境卫生集中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以“四点五线”为重点,共计清理公路周边堆放杂物320余处、乱搭乱建30处,拆除废旧条幅63处,整治村庄道路28条、沟塘清淤疏浚3100米,路灯维修89盏,实现农村综合整治全覆盖;积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在均刘村、贾庄村新建电管站二座,新建渠道530米,改善灌溉面积5000余亩;顺利完成了贺疃西风井至农场路、杨祠村前刘庄水泥路、朱集村张庄中心路、塘西沥青路、古路岗村古武路和古新路等道路建设工程,解决了群众生产难、出行难的问题;对茨源水厂主管网进行延伸,解决了贺疃等村2800余户、10000余人的饮用水问题;完成了朱集村、均刘村、陈倪村、塘东村和塘西村的农饮管网重新铺设工程,解决了水压、水质等问题,实现饮水安全。
 

经济发展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推动经济平稳向好。2023年,共完成财政税收收入272万元;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704.2万元,限上商贸销售额2756.1万元,同比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镇在库统计项目有6个,新入库固投项目2个,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75万元。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紧紧围绕省市区“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部署,支持实体经济和企业发展,持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以实际行动优环境、促发展。2023年走访企业200余人次,为企业解决土地、环保、用工等需求和问题 50余件。三是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坚持定期调度、分析研判、推动落实,防止集体经济发展方向走偏,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744万元,比去年增加300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2个,50—100万元的村2个,30—50万元的村3个,实现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行政区划
行政村与自然庄名
村名          自然庄名
贺疃村 贺疃集、后刘、东徐、后苏、董圩、小董、洼徐、余东、余西
君刘村 大塘刘、斜沟、后关、前关、君刘、王园、王庄、老王庄
古路岗村 古岗、关东、苏关西、余庄、谭庄、蔡湖
陈倪村 小胡庄、小陈庄、杂八地、陈倪、訾庄、大杨
塘西村 塘西、小关庄、辛王村、程庄、韩庄
塘东村 小李庄、西小庄、方边、小圩孜、陈巷、塘东、菜园、方东
史圩村 井庄、小王、后王、前王、倪圩、史圩、倪小、李集、关张
杨祠村 杨圩、杨祠、门北李、后刘、刘魏桥、小刘庄
唐集村 唐集、后陈、西陈、前王、后王、东黄、西黄、小王庄
秦万村 李庄、花兰杨、王庄、小陈庄、宋庄、董庄
贾庄村 后杨祠、大李庄、贾庄、小湖庄、小李庄、芦庄
杨元村 前王、杨元、东庄、滚杨、姜庄、西杨庄
朱集村 张庄、朱集、谷塘湖、小朱庄、前刘、后刘、李刘、张庄

2006年代码
   340406204:~200秦万村 ~201唐集村 ~202杨祠村 ~203贺疃村 ~204史圩村 ~205均刘村 ~206塘东村 ~207塘西村 ~208古路岗村 ~209陈倪村 ~210李庄村 ~211贾庄村 ~212杨元村 ~213朱集村。

历史沿革
    1963年建立贺疃公社,1983年改镇。1997年,面积60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贺疃、朱集、均刘、古路岗、杨园、陈倪、塘西、塘东、贾庄、史圩、李庄、唐集、杨祠、秦万14个村委会。2013年11月28日,贺疃撤乡建镇。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