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区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工作开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3-06-12 09:19信息来源:潘集区夹沟镇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全区划分1330个村组网格,对所有农户开展常态化监测。排查完成脱贫户、监测户、新增低保、残疾、大病、特困供养等重点群体9125户23367人第二轮排查新增防返贫监测对象31户98人,户内人员自然变更调整新增35人减少135人,共排查出各类问题407条,已全面完成整改。全区脱贫户、监测户4.7万条帮扶措施全面落实到位,脱贫户监测户实现帮扶联系全覆盖全区脱贫户收入从2021年的13377元增至15414元,增幅为15.2%2022年各级下达我区财政衔接资金合计6871万元,安排资金4073.57万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资金占比达59.28%,超过省55%的考核要求。截至目前,全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6936人,达2021年规模的111.52%。全年累计务工1.1万余人次,落实跨省一次性交通补贴19.92万元。全区已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2470万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数的118%。全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3+N”防贫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并及时理赔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三季度全区农民收入达14872元,增长5.3%,预计全年农民收入达19655元,增长6.7%。

(三)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一是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区粮食种植面积82.25万亩,比去年增加0.74万亩。粮食总产量34.38万吨,与2021年产量33.98万吨相比增加了0.4万吨,增长1.17%,实现“十九连丰”。全区发展专用粮食43万亩,其中水稻21.07万亩,小麦21.73万亩。目前,耕地保有量55.1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38.95万亩二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获批36万亩“店集贡米”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15万亩部级绿色小麦生产基地和10万亩部级绿色大豆生产基地。培育了佳益米业、春风粮油、东联粮油、秦家米业等4个省级龙头企业,潘玉粮油、天顺养殖等48家市级龙头企业;今年新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新增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家庭农场90家。全区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场4个,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农业园区2个,另有各类特色精品园区10余家。认证绿色农产品30个,有机农产品5个。全区累计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3个。高皇镇孙岗村被认定为第十五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三是农业产业“双招双引”工作成效显著。今年,累计签约绿色食品“双招双引”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34.836亿元,其中开工6个,投产6个。四是农产品品牌效益不断提升。“潘集酥瓜”和“淮粮春”小麦粉分别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皖美农品”区域公共品牌和产品品牌,申报“淮畔良品”4个。五是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截至10月底,全区3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7.8亿元。2022年全区乡村休闲旅游收入达到10525万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达到200万人次。1-11月,全区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为5336万

(四)乡村绿色发展深入推进。一是实施农业污染治理完成规模养殖场治理144家,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率达100%,完成全区602家规模以下散养户治理,指导建设简易粪污治理设施365户,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04%。全区建成秸秆标准化收储点7个,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93.6%,其中秸秆产业化利用率达48%。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农药使用量与基期相比继续实现负增长统一推广有机无机复混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二是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淮河投放鱼苗5个品种、120万尾。检查水生生物保护区共计67次,水上巡查里程1173公里;没收垂钓渔具共计131支(套)。开展“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完成人工造林2582.9亩,其中成片造林1031.9亩,“四旁四边”零星绿化折算面积1551亩。全区累计创建森林城镇5个,森林村庄50个,全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

(五)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一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力推进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目前袁庄水厂管网延伸祁集深井水源替换工程、袁庄水厂管网延伸赵岗深井水源替换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实现地下水源替换2.35万人的年度目标任务。目前,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改造四好农村路5条54公里,改造村道安全生命防护21条35.396公里,完成乡村振兴道路建设18.358公里全区建设乡镇快递点17个,村级快递点17个。全区行政村已完成快递全覆盖。目前潘集区域内家庭网络资源管道已实现100%覆盖行政村,宽带下载速率达全市平均水平。已完成5G基站点建设94个,潘集城区及乡镇实现了室外5G信号连续覆盖二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全区2022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总收入3.1亿元,参保率98.68%,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超过90%,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超过90%。全区49个村建村级养老服务站,覆盖率34.75%三是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共排查发现一般问题21637个,已整改21541个,整改率99.6%;排查发现突出问题110个,已全部整改完成,并于9月28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今年计划完成户厕改造900户,目前已完成1891户,完成率210.1%。全面完成了2021年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2022年5个省级中心村已完成规划设计。

(六)农村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一是大力推广“大托管”模式。全年累计托管土地13.8万亩,其中水稻3.6万亩,小麦10.2万亩,涉及11个乡镇(街道)108个村,138个服务主体,整村托管12个村。二是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全区土地规模化经营比例达59.2%,较上年提高8个分点。三是深化“三变”改革。全区166个村完成折股量化,“三变”改革村达100%。

(七)乡村文明全面提升。一是强化乡村治理。确定软弱涣散和后进村党组织11,制发《2022年度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方案》,形成“一村一策”整顿方案,建立问题、任务、责任、标准“四个清单”,合力抓好集中整顿。出台了《潘集区开展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制定了全新的村、居务公开目录和村务公开指引。积极推进镇村综治中心、矛调中心、网格化管服中心三中心融合一体化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协调配备中心工作人员。二是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发布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菜单4000余条。围绕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公民道德宣传日、世界急救日、全国科普日、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重点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教育及志愿服务等活动2100余次。印发了《关于转发《关于开展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修订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目前,全区141个村已全面完成村规民约制定修缮工作。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细化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出台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全区评选出潘集好人7人,战“疫”好人10名,五好家庭12户、最美家庭24户,最美婆媳23名、新时代好少年40名,文明单位79家,文明乡镇10家,文明村102家,文明社区20家,文明校园36所,文明家庭19户。全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132家,占比77%。

二、存在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因我区财政较为困难,资金紧张,尤其是在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资金缺口较大。

(二)产业基础薄弱。我区省级龙头企业仅有4家,且都是粮油加工企业,其他产业产业链较短,缺少深加工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

(三)设施农业用地难落实。我区是煤炭开采大区,沉陷区多,永久基本农田比例高,设施农业用地要求占补平衡设施农业用地落实更加困难。

三、2023年工作谋划

(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保持工作力度和政策强度,确保完成不发生返贫致贫、脱贫群众收入增速不低于2022年,且高于一般农民收入增速的底线任务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长效排查机制,协调教育、住建、卫健、医保、水利等相关部门将落实细则和工作措施常态化坚持。强化产业帮扶,2023年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60%

(二)深入推进“两强一增”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机械强农、科技强农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紧盯目标任务力争2023年全区农民收入增幅达9%。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以上的村占比达15%

(三)大力推进产业提升守住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1.4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38万吨全区大托管累计达24万亩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10个加快高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蔬菜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编制,重点打造春禾智慧农业基地和淮南市蔬菜交易集散中心建设。孔李大桥沿线为中心,加快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着力培育“店集贡米区域品牌,力争新增区域知名产品2个,申报淮畔良品5个以上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不少于2个

(四)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为主,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让农村环境干净整洁、农民生活安心舒心。实现行政村“三到位一经常”、农户庭院“四净两规范”,宣传引导农户个人卫生“四勤两参与”

(五)实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行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支持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统筹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落实“两包三单六贯通”政策,建设区乡一体、乡村一体、医防融合的整合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推进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建设。加强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优化提升已建成的乡镇公益性公墓功能,因地制宜建设村级公益性公墓。按要求实施区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建设。

(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正职。加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建设,持续培养选树“皖美村支书”。全面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拓展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统筹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等工作。

(七)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建好用好“学习强国”乡村大喇叭,开展“农村思政大舞台”等活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设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文化戏台)等公共文化设施。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发挥“一约四会”作用,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推广积分制、数字化等典型做法。

 


乡村振兴攻坚行动2022年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表

202111—2022年底

序号

重点任务

责任单位

完成情况

1

2022年底,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

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区统计局等,有关乡镇(街道)委、政府

前三季度,全区农民收入14972元,同比增长5.3%,预计2022年全区农民收入19655元,同比增长6.7%,可达全市平均水平。

2

2022年底,确保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1万亩、总产量稳定在33万吨以上。

农业农村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全区粮食种植面积82.25万亩,比去年增加0.74万亩。粮食总产量34.38万吨,与2021年产量33.98万吨相比增加了0.4万吨,增长1.17%,实现“十九连丰”。

3

2022年底,全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41万亩。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潘集分局农业农村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全区三调耕地面积55.14万亩,其中基本农田38.95万亩

4

2022年底,全建设市级以上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类、加工类、流通类示范基地3个。

农业农村局、区科经局、发改委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全区累计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个,分别是春风粮油、佳益米业和伟润水产合作社。

5

2022年底,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

农业农村局、区科经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全区建成标准化育秧工厂24座,拥有育秧流水线48条,各种插秧机238台,2022年共计补贴各种农机具420台引进收割机750台, 大拖拉机820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89%。

6

建成10万亩优质水稻和15万亩品牌小麦生产基地,建设沿淮湾地10万亩优质高蛋白大豆基地。

农业农村局等,有关乡镇(街道)委、政府

获批36万亩“店集贡米”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15万亩部级绿色小麦生产基地和10万亩部级绿色大豆生产基地。

7

2022年底,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幅10%以上

农业农村局、区科经局、发改委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截至10月底,全区3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7.8亿元,增幅-2.2%。

8

2022年底,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达到200万人次。

农业农村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贯彻落实安徽省乡村旅游“421”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我区全年乡村休闲旅游收入达到10525万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达到200万人次。

9

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到2022年底全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1.2亿元。

商务投资促进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1-11月,全区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为5336万。

10

2022年底,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

农业农村局、潘集生态环境局、发改委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完成规模养殖场治理144家,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率达100%,完成全区602家规模以下散养户治理,指导建设简易粪污治理设施365户,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04%;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93.6%,其中秸秆产业化利用率达48%。

11

开展“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建成一批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到2022年底全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

区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全区完成人工造林2582.9亩,其中成片造林1031.9亩,“四旁四边”零星绿化折算面积1551亩。全区共创建森林城镇5个,森林村庄50个(今年5个)全区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

12

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到2022年底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以上。

水利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目前已全面完成2022年皖北地区喝上引调水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得到进一步提升,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区水源替换人口。目前,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

13

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路长制”和示范县实施力度,到2022年底全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80%通硬化路。

交通运输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改造四好农村路5条计54公里,改造村道安全生命防护21条35.396公里,完成乡村振兴道路建设18.358公里。

14

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建设,到2022年底全80%行政村和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基本实现物流配送服务全覆盖。

商务投资促进局、潘集邮政公司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全区建设乡镇快递点17个,村级快递点17个。全区所有行政村已完成快递全覆盖。

15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教育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目前,全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3%。

16

2022年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2%以上,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超过90%,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超过90%。

民政局、医保局、文旅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总收入3.1亿元,参保率98.68%。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100%,,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90%。

17

2022年底,全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国家要求,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

农业农村局、潘集生态环境局、区住建局、城管执法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目前全区农村卫生厕所79154户,普及率85.27%。2022年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任务5个,完成整治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黑臭水体整治率达到80%,集中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整治完成率达到80%。

18

大力推广“大托管”模式,到2022年基本覆盖各乡镇、街道

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全年累计托管土地13.8万亩,其中:水稻3.6万亩,小麦10.2万亩,涉及11个乡镇(街道)108个村,138个服务主体,整村托管12个村

19

2022年底,全土地规模化经营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开展“三变”改革的村达到80%以上。

农业农村局、财政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土地规模化经营比例59.2%,较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全区166个村完成折股量化,“三变”改革村达100%。

20

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到2022年底级及以上文明村、文明乡镇占比提高至65%以上。

委宣传部、财政局、民政局等,各乡镇(街道)委、政府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强国复兴有我”“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发布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菜单4000余条。围绕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公民道德宣传日、世界急救日、全国科普日、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重点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教育及志愿服务等活动2100余次。截至目前,全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132家,占比77%,高于目标任务12个百分点。

 

 

 

乡村振兴攻坚行动2022年度重点项目完成情况表

序号

重点项目

项目内容

完成情况

牵头单位

1

潘集区2022-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0万亩。

2022年投资4500万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

区农业农村局

2

潘集高皇省级现代

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3000亩标准化蔬菜大棚、5*500立方田头有机肥存储设施、1万平方田头分检厂房、1万立方云仓含3000立方冷藏库、2000平米交易市场。

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20万元,建设蔬菜交易市场2600平米,目前项目已完工。

区农业农村局

3

潘集省级农业科技

园区建设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600亩标准化蔬菜大棚、猪沼菜猪沼果循环项目、2000平方田头分检厂房、1万立方云仓含3000立方冷藏库、电厂蒸汽恒温大棚、5000平方育苗大棚、展示培训大厅1000平方。

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42万元,建设酥瓜、草莓、葡萄大棚共计189亩,目前已建设完成。

区农业农村局

4

2021-2025年美丽

乡村建设工程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20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包括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等。

2021年度4个美丽乡村建设投资2188万元,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2022年度5个美丽乡村建设方案已通过区级评审。

区农业农村局

5

淮南潘集春禾新能源现代农业综合应用

示范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项目拟分2期建设,一期拟建设现代化玻璃温室2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500亩),投入资金约5.2亿元,2022年建成;二期拟建设智能连栋膜温室3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500亩)及冷链仓储综合配套、种植示范区、特色农业观光服务区、新农民培训中心、国际专家接待中心等,共投入资金约7.8亿元,2023年建成。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高品质果蔬1.5万吨,年产值达4.5亿元。

已完成投资协议签订10月28日注册了淮南春禾智慧农业有限公司。项目书已编制完成并提交区发改委,预审通过,正在进行备案工作,项目设计初稿已完成。目前正在协调项目选址事宜。

区农业农村局

区发改委

6

淮南市潘集区采煤

沉陷区渔光互补项目

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主要建设300万kW采煤沉陷区渔光互补发电,300MWh储能,60000Nm3/h氢能等。

无进展。

区发改委

区农业农村局

7

潘集区城乡供水

一体化工程

通过新建规模水厂,实施管网延伸、小型供水工程改造与扩建、深井供水工程并网,实现全区农村居民供水全覆盖;通过管网改造工程、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新建应急供水工程、主干管网互通工程等全面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水平。其中城区管网延伸工程主要内容为配水管网建设,设计覆盖总人口13.75万人;茨源水厂改扩建工程供水规模为8000m3/d,配套水厂自动化及监控系统一套,水质监测设施一套,配套管网工程;高平水厂改扩建工程供水规模为5000m3/d,配水管网工程;新建潘集水厂工程,包含新建4万吨/d的取水工程、输水管,净水厂一座,近期2万吨/d,远期达到4万吨/d,供水干管工程。

一是全力推进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目前袁庄水厂管网延伸祁集深井水源替换工程、袁庄水厂管网延伸赵岗深井水源替换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共完成投资1190.15万元,实现地下水源替换2.35万人的年度目标任务。潘集袁庄水厂提升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二是潘集水厂潘集经开区至高平水厂管网工程、潘集水厂祁集主干管及高湖村供水支管工程均已完成建设任务。高平水厂改扩建(增压站)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安装设备,12月中旬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是茨源水厂改扩建工程的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安装设备,12月中旬完成全部建设内容。2022年5月26日,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和袁庄水业公司的合作。区政府和淮南首创水务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由首创袁庄水厂负责已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施的运行及管理维护。实现淮南首创水务公司供水管理到农户,推进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区水利局

8

灌区续建配套工程与节水改造

古路岗灌区、架河灌区、祁集灌区、龚集灌区、汤渔湖灌区、泥河灌区、夹沟灌区、老庙灌区30万亩耕地灌排系统改造提升。更新改造电灌站21座,开挖疏浚排涝沟137km,衬砌渠道142km,完善配套建筑物2433座,安装计量设施653处,同时适地开展滴灌、喷灌、微灌建设0.83万亩,加强灌区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利建设。

龚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已完成投资850万元,渠首工程改造2座、拆除重建进水闸1座、改造进水池1处,渠(沟)道工程改造2.9km、渠系建筑物改造31座、工程管护设施1处、计量设施10处。

区水利局

9

潘集区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项目

计划总投资0.58亿元,新建水源地防护隔离工程(其中防护栏11595米、隔离沟6895米、防护林200*666平方米、草皮护坡212000平方米)、水源地污染整治工程、水源地标识标牌建设工程、水源地水质监控监测系统。

主体工程已完工,待验收。

潘集生态环境分局

10

S312淮古路泥河至

潘集段改建工程项目

全长10.5公里,新建路基宽10.5米、路面宽9米长5.465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

项目于2021年7月开工建设,2021年12月底完工,并于2022年1月通车

区交通运输局

 

 

2023年乡村振兴攻坚行动重点项目谋划表

序号

重点项目

项目内容

牵头单位

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项目计划总投资0.6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5万亩。

区农业农村局

2

潘集高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3000亩标准化蔬菜大棚、5*500立方田头有机肥存储设施、1万平方田头分检厂房、1万立方云仓含3000立方冷藏库、2000平米交易市场。

区农业农村局

3

潘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600亩标准化蔬菜大棚、猪沼菜猪沼果循环项目、2000平方田头分检厂房、1万立方云仓含3000立方冷藏库、电厂蒸汽恒温大棚、5000平方育苗大棚、展示培训大厅1000平方。

区农业农村局

4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0.27亿元,建设5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包括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等。

区农业农村局

5

淮南潘集春禾新能源现代农业综合应用

示范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拟分2期建设。一期拟建设现代化玻璃温室2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500亩),投入资金约5.2亿元,2022年建成;二期拟建设智能连栋膜温室30万平方米(占地面积500亩)及冷链仓储综合配套、种植示范区、特色农业观光服务区、新农民培训中心、国际专家接待中心等,共投入资金约7.8亿元,2023年建成。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高品质果蔬1.5万吨,年产值达4.5亿元。

区农业农村局

区城投公司

6

大海食品潘集畜禽屠宰中心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拟分两期实施。一期项目投资约8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年产50万头生猪与千万羽家禽屠宰加工厂;流动资金2000万元,用于生猪及家禽收购、销售。二期项目投资约4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30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牛羊屠宰加工生产线,为淮南牛肉汤全产业链提供原材料;流动资金1000万元,用于牛羊收购及销售。

 

区农业农村局

7

“观星农业数字双绿”全产业链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9.2亿元,拟分三期实施。一期投资约1.2亿元,建设约1000套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和60亩分区式浮床水稻种植项目;二期投资建设约4亿元,建设约2000套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和600亩分区式浮床水稻种植项目;三期投资建设约4亿元,建设约2000套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和600亩分区式浮床水稻种植项目。

区农业农村局

8

2023年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项目计划投资0.14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包括道路硬化、沟塘清淤、下水道改建、公厕改建、绿化。亮化等。

区农业农村局

9

皖北地区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

计划总投资0.74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潘集水厂(袁庄水厂)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级泵站技改,二级泵站技改,古沟泵站技改,新建祁集主干管及高湖村供水支管,潘集经开区至高平水厂管网,高平水厂改造新建增压泵站等。2、茨源水厂改扩工程,3、袁庄水厂管网延伸项目祁集和赵岗深井水源替换及管网延伸工程。潘集水厂(袁庄水厂)与茨源水厂管网联通工程。

区水利局

10

2023年潘集区农村公路提升改造

计划总投资1亿元,共提升改造道路总长约45公里,二级沥青混凝土路面。

区交通运输局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