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加工仓储粉尘爆炸及职业健康危害及防治
粮食加工仓储粉尘爆炸及职业健康危害及防治
我区有粮食加工粮食企业近40家,粮食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粉尘是可燃的有机物,当这种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一旦遇到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就可能发生爆炸。而粮食在入出仓库、平堆、翻动粮面、扒沟、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混合粉尘,如谷物的壳、皮、毛刺及面粉、糠、麸等,谷物中混杂的泥砂及砷、铅、锰等金属和农药类杂质,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细菌、霉菌、昆虫微生物。谷物粉尘可对人体引起变态反应、机械刺激、纤维化作用。农药可引起急、慢性中毒。因此,预防粮食粉尘爆炸及对环境与职业健康的危害是粮食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
一、粮食粉尘爆炸对粮食企业安全生产的威胁
粮食粉尘爆炸的例子并不鲜见,据报道,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一起粮食粉尘爆炸事故。粮食粉尘一旦爆炸,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发生粉尘爆炸有3个必要条件:①粉尘本身可以燃烧;②粉尘与空气混合物浓度在爆炸极限内;③存在足以点燃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在封闭的空间内可燃性悬浮粉尘是典型的危险源,燃烧会导致化学爆炸。导致爆炸的直接原因是粉尘浓度处于爆炸极限之上,同时有火源或高温。粮库作业中粉尘浓度较高的主要是粮食水平输送机和斗提机内部。另外,工作塔、浅圆仓地廊、打包间、火车接发设施等安装有良好除尘效果的通风装置时,可降低设防要求或设为非爆炸危险区,正常情况下没有粉尘爆炸危险。
二、粮食加工仓储企业职业病危害
粮食加工仓储主要职业病危害有:①粉尘的危害。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X线胸光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增粗、扭曲、中断改变、粟粒状结节影、肺气肿、胸膜增厚以至尘肺;②农药的危害。粮仓常用敌敌畏、防虫磷、磷化铝、氯化苦等农药防虫治虫。敌敌畏、防虫磷属中、低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对于血液中的胆碱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等有损害作用。磷化氢对肺脏、心血管有很强的毒性作用,能引起肺水肿、休克、心律不齐等。自觉症状为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心悸、高血压等。表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肝、肾等实质脏器受到损害;③高温的危害。在秋粮入库时正值高温季节,粮仓内温度高达35一40℃,尤其是突击入库时,仓储职工需在仓内长时间工作,进水少、出汗多,易造成血、尿浓缩、排尿困难,导致肾、胆结石。
谷物粉尘中含有有机物颗粒与无机物颗粒,是一种混合性粉尘。长期超量吸入可引起各种肺部疾患、变态反应、尘肺、外源性变态性肺泡炎和单纯性非特异性呼吸道刺激(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等。尘肺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肺弥漫性间质纤维性改变为主的疾病。它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仓储人员经常接触粉尘、农药、生物因素,而其对人体的皮肤、呼吸系统、心、肝、肾等系统有刺激、致敏、生物学作用,为了更好地保护工人健康,在我国1988年公布实施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尘肺对健康危害极大,关键在-于预防。具体包括改革不合理的生产过程,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切实落实综合防尘措施,减少吸入粉尘的机会,对粉尘作业工人定期体检,做到早期检查、早期诊断,对已确诊为尘肺患者及早调离粉尘作业,并进行必要的治疗,平时可服用排毒洗肺的中药防治,清除肺部污物,控制和减少尘肺的发病率。
粮食加工仓储职工在仓房空仓清毒,粮食入、出库、通风降温、熏蒸杀虫及粮情检测等业务环节中,经常接触谷物粉尘、昆虫类、微生物和剧毒水虫药品,容易产生皮炎、尘肺和急慢性有机农药中毒等职业病危害,须引起各级粮食部门和劳动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改善环境条件,加强卫生防护,防治职业病危害,以确保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经调查,粮食仓储作业环境中存在有粉尘、农药、生物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而且粉尘、毒物污染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一是要加强仓储环境的劳动条件,如仓库内防粉尘、防毒、防虫技术改造;二是要加强对仓储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教育,加强个人防护;三是开展定期健康监护和环境监测。
三、生产管理应用实例与职业病防治措施
防治职业病危害主要从改善加工及仓储条件和加强加工及仓储职工自身保护两方面着手,结合近年的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体会,重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1、完善防护设施,加强作业现场管理
在仓房内安装排风扇可以及时排除仓内粉尘和毒气,通风降温。风扇应装在高于装粮线0.5 -0.8 m的仓墙或山墙上,分布均匀。使用排风扇排除粉尘、毒物及通风降温的方法如下:当粮食入库或翻动粮堆产生粉尘时,将仓房窗户关闭,若采用机械通风的仓房,还应关闭进风口,打开仓门,启动风扇,向仓外排风,这样可将粉尘及热量排出仓外。仓房空仓消毒或粮食熏蒸达到规定密闭时间后,就可采用排风扇通风散气1-1.5 h。散气方法与排尘方法一致,不同的是在进风口上安装1块纱窗布,以防止外界害虫感染。高温高湿天气,而仓内温度可达35-40℃。仓储职工在仓内长时间工作,很容易发生中暑、昏倒、排尿困难等情况。
安排人员定期清除粮食作业车间内的粉尘,以防粉尘过量地积聚。在过往生产和管理中,所遇爆炸危险性最高的作业包括:筒仓内进行动火作业、斗提机维修作业和除尘器维修等。粮食仓库动火时,应采取切实可靠的防范措施,明确作业工程负责人、动火作业人和安全监护人等,同时协调在动火期间相关区域停止与动火无关作业。对具体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生产安全教育和施工方案交底。粮食仓储区内禁止吸烟,禁止一切明火。加工设备的机械部分应减少过度地摩擦,定期检修,及时加油,以防发热。车间内的电器设备不应过度发热,不应产生火花;电器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以导除静电。筒仓厂房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等。
2、加强防护,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粮食加工仓储人员在业务环节中受到含有大量谷壳、毛、刺、糠及混有泥砂、金属、昆虫及细菌、农药等类的谷物粉尘的严重危害,致使仓储人员的呼吸系统疾病、可疑尘肺、一期尘肺发病明显高于对照组。主要原因是粮食入库、出库、扒谷、通风过程中由于防尘措施不力,仓储人员不带或少带防尘口罩,使粉尘大量吸入体内而引起各种病理改变、粉尘浓度高是由于稻谷干燥,混有大量泥砂等,库内温度高,且倒谷从上往下落差大,粉尘在空中不易沉降而造成作业环境粉尘浓度高,作业人员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有关资料表明,中毒病例的发生与仓储人员进入库内的时间、防毒面具佩戴是否完好、个人防护、接触剂量有密切的关系,职业中毒与安全操作、个人卫生知识有因果关系。其它心、肾、肝、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后,随着时间慢慢愈合恢复。
同时,加工及仓储职工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加强自我保护以及安全防范意识。要严格遵守《储粮技术规范》和空仓消毒、熏蒸杀虫操作规程,接触尘、毒等有毒有害物质时都要配戴防护器具,并做到作业后不喝酒。仓房经消毒或熏蒸后,一定要待毒气散尽后方可进仓作业,特别是长时间在高温仓内工作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适当休息。
3、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粮食加工仓储职工作业时,仍不可避免地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磷化氢熏蒸剂、防护剂等,对身体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危害。为防治职业病危害,粮食加工企业应每年组织全体职工在定点医院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每年进行比较分析,做到无病预防、有病早治;组织体育运动,加强锻炼,增进体质和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