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固体废物信息发布公告
2023年淮南市产生固体废物总量3985.31万吨,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327.57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为59734.57吨,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1.84万吨,建筑垃圾产生量为201.1万吨,农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79.44万吨,城镇污水污泥产生量为9.36万吨。淮南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详细情况如下。
一、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1.产生、利用及处置情况
2023年,本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327.57万吨,综合利用量为3290.33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8%;处置量为12.14万吨,处置率为0.36%,主要处置方式为填埋;累计贮存量为1680.95万吨。
2.行业产生情况
2023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前5的行业依次为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公共基础业、批发和零售,分别占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60.4%、35.8%、3.8%、0.02%、0.001%。
3.主要产生种类
2023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的种类依次为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其他废物、脱硫石膏,产生量分别占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55.30%、29.43%、6.60%、4.79%、2.5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种类产生、利用及处置情况
废物种类 |
产生量(万吨) |
综合利用量(万吨) |
处置量(万吨) |
贮存量(万吨) |
煤矸石SW04 |
1840.27 |
1834.83 |
/ |
12.18 |
粉煤灰SW02 |
979.31 |
971.21 |
0.87 |
1177.16 |
炉 渣SW03 |
219.64 |
210.81 |
1.49 |
446.75 |
其他废物SW99 |
159.43 |
159.36 |
0.0037 |
0.15 |
脱硫石膏SW06 |
83.82 |
79.17 |
/ |
44.64 |
4.转移情况
2023年,本市转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入市13.234万吨,移出本市13.74万吨。
二、危险废物
1.产生、利用及处置情况
2023年,本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产生量57698.5吨,委外利用量为4222.6吨,自行利用量795.9;委外处置量为4245.2吨,自行处置量47277.6吨;贮存量1157.2吨。
2023年,本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危险废物次生量2614.8吨,接收量64140.2吨,利用处置量64953.6吨,委外转移量10052.6吨,上年度遗留14978.7吨,本年度贮存6727.5吨。
2023年,本市医疗废物产生量1801.8吨,处置量1783.6吨,年底暂存量18.2吨。主要的处置方式为焚烧,无害化处置率100%。
2.行业产生情况
2023年,本市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制造业、电热电力业、水利环境业、民生和社会业、采矿业,分别占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63.3%、27.3%、4%、3%、1.2%。
3.主要产生种类
2023年,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名前五的种类依次为精(蒸)馏残渣、焚烧处置残渣、废碱、废催化剂和医疗废物,产生量分别占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30%、20%、15%、10%、10%。
危险废物主要种类产生、利用及处置情况
废物种类 |
产生量(吨) |
利用量(吨) |
处置量(吨) |
贮存量(吨) |
精(蒸)馏残渣 HW11 |
19744.79 |
33.14 |
19824.44 |
406.19 |
焚烧处置残渣 HW18 |
15876.35 |
800.35 |
13881.47 |
1998.77 |
废碱 HW35 |
14803.00 |
0 |
14966.00 |
217.04 |
废催化剂 HW50 |
2339.00 |
2349.05 |
2.38 |
0.26 |
医疗废物 HW01 |
1801.75 |
0 |
1783.63 |
89.88 |
4.危险废物转移情况
2023年,本市运行危险废物联单转移量54830.84吨,其中转入本市48296.85吨,移出本市6533.99吨。
5.危险废物许可证颁发情况
2023年,本市共有14家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许可证持证单位,核准收集、利用、处置、贮存能力达到32万吨/年,实际收集、利用、处置、贮存量为65427.58吨。
6.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情况
2023年,本市实际自行利用危险废物795.85万吨,处置危险废物(包括医疗废物)47277.56万吨,处置危险废物的主要企业为: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煤化工分公司、淮南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寿县绿色东方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嘉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宏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7.主要处置设施情况
2023年,本市共有2家单位从事危险废物处置活动,本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为9.001万吨/年。
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情况
处置设施所属单位名称 |
处置设施类型 |
处置废物种类 |
设计处置能力(万吨/年) |
实际处置量(万吨) |
使用年限/预期关闭时间(填埋场) |
安徽东华通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回转窑焚烧炉、固化系统、柔性填埋场 |
HW02、HW03、HW04、HW06、HW11、HW12、HW13、HW16、HW17、HW18、HW21、HW22、HW36、HW37、HW48、HW49 |
8.77 |
4.5638379954 |
10 |
淮南市康德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 |
热解焚烧炉 |
HW01 |
0.2310 |
0.2278741 |
25 |
三、生活垃圾
1.产生、利用及处理情况
2023年,本市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1.84万吨,其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30.82万吨,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31.02万吨。本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61.84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30.8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31.0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2.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本市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3座,总处理能力约为100万吨/年,其中焚烧处理能力占比100%。
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设施所属 单位名称 |
设计处理能力(吨/天) |
实际处理量 (吨/天) |
使用年限/预期关闭时间(填埋场) |
淮南国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400 |
115 |
30 |
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
1200 |
1400 |
20 |
寿县绿色东方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600 |
810 |
30 |
3.生活垃圾分类情况
2023年,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7%。
本市城市厨余垃圾清运量为3.21万吨,利用量为0万吨,无害化处理量为3.21万吨;可回收物回收量为1.97万吨,利用量为1.97万吨;有害垃圾清运量为126万吨,利用量为0万吨,无害化处理量为126万吨;其他垃圾清运量为38.92万吨,利用量为0万吨,无害化处理量为38.92万吨。
四、建筑垃圾
1.产生、利用及处理情况
建筑垃圾产生量201.1万吨,资源化利用量191.7万吨。其中:工程渣土产生量135.8万吨,资源化利用量135.8万吨;工程垃圾产生量0.8万吨,资源化利用量0.8万吨。拆除垃圾产生量63.4万吨,资源化利用量54万吨。装修产生量1.1万吨,资源化利用量1.1万吨。
2.主要处理设施情况
2023年,本市共有3家单位开展建筑垃圾处理活动,本市建筑垃圾处理能力为310万吨/年。
建筑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处理设施 所属单位名称 |
设计处理能力 (万吨/年) |
实际处理量(万吨) |
金科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
140 |
54 |
安徽坤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50 |
2.57 |
盛世环保公司 |
120 |
4.8 |
五、农业固体废物
1.农作物秸秆产生及利用情况
2023年,本市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379.44万吨,可收集量292.63万吨,利用量284.13万吨,利用率为97.1%。
2.农作物秸秆利用设施情况
2023年,本市共有102家单位从事农作物秸秆利用活动,本市农作物秸秆利用能力为284.13万吨/年。
3.废弃农用薄膜回收利用情况
2023年,本市废弃农用薄膜回收量2906.02吨,回收率为85.01%。
4.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情况
2023年,本市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量为576.43万吨,回收率为86%。
六、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
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及处理情况
2023年,本市建成并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9座,年污泥产生量为9.36万吨,处置量为9.36万吨,处置率100%。
2.污泥处理设施情况
2023年,本市共有3家单位开展污泥处置活动,本市污泥处置能力为22.6万吨/年。
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
处置设施所属单位名称 |
处置设施设备类型 |
设计处置能力 (万吨/年) |
实际处置量 (万吨) |
淮南金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
3.6 |
0.73 |
安徽畅九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
5 |
0.54 |
安徽立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
14 |
8.09 |
七、再生资源
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及回收情况
1.2023年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为0.000381万吨,塑料废弃物回收量为0.00014万吨;
2.2023年外卖企业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为0.001348万吨,塑料废弃物回收量为0.00002万吨。
三、附属内容
信息发布城市:淮南市
信息发布机构:淮南市生态环境局
信息发布日期:2023年5月31日
信 息 来 源:淮南市生态环境局、淮南市城市管理局、淮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淮南市农业农村局、淮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淮南市商务局、淮南市邮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