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潘集区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鲍翀(农艺师)解读:《潘集区2023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
日前,潘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潘集区2023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潘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杨中保对《潘集区2023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如下解读:
我市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大面积抽穗扬花期集中在4月中下旬,与小麦赤霉病子囊孢子释放盛期吻合度高,小麦赤霉病防控即将进入防控关键期。据天气预报,4月中下旬阴雨天气较多,增大了小麦赤霉病侵染风险,加大了防控难度。需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全力以赴打好以小麦赤霉病预防为主的中后期小麦病虫害防控这场硬仗。
一、防控策略
广大农民要实施“主动出击、见花打药、两次用药”的方针,落实“一控两保”的防治策略,坚持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协同管理,做好以小麦赤霉病为主,及小麦纹枯病、小麦条锈病、白粉病、麦芽虫等其它病虫害的联合防控。
二、防治时机
抓住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开展一次预防(见花打药),施药后5-7天左右开展第二次预防,对高感品种、生育期不整齐、花期遇多阴雨天气田块,还应展开第三次防治。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
三、防治药剂
结合预防小麦赤霉病,开展小麦锈病、白粉病的兼治。优先选择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氰烯·戊唑醇、丙硫·戊唑醇、丙唑·戊唑醇、咪铜·氟环唑等一批防效好、毒素控制作用较强,持续性强的高效对路农药。
四、科学施药
推荐使用植保无人飞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高效植保机械防治小麦赤霉病。植保无人飞机亩用水量为0.8L-1.5L、飞行高度为小麦冠层上方1.8m-2.2m、飞行速度小于6m/s,同时添加飞防助剂,做好扫边防治,以保证喷药质量。防治时可加吡蚜酮或吡虫啉或啶虫脒等药剂、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混合喷雾,兼治蚜虫,预防早衰,实施“一喷三防”。
五、防收储侵染
小麦籽粒感染赤霉病菌后在潮湿条件下可在麦穗或收获的麦堆中继续侵染,要及时收获,晾晒烘干,以免赤霉病菌继续繁殖导致真菌毒素进一步增加。
咨询单位:潘集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解读人:鲍翀
联系方式:0554-4971172,139564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