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负责人解读】潘集区2023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3年4月17日
地 点:潘集区民生大厦11楼会议室
发布单位:潘集区农业农村局
发 布 人:潘集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党组书记汪全胜
发布主题:2023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会议
新闻发布会议程:
一、潘集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党组书记汪全胜介绍潘集区2023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的工作要求
一是责任要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将小麦赤霉病防控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全面推行“行政人员+技术人员+防治队伍”的防控工作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安排部署,实化防控措施。
二是工作部署要到位。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印发防治工作通知,明确防控目标,各乡镇(街道)要制定防控工作方案,细化防控工作措施。对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和进度进行调度,确保赤霉病防控全覆盖。
三是资金保障要到位。整合统筹相关经费,突出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加大赤霉病防控工作力度。提前组织、规范采购物资,鼓励统筹购买赤霉病防治服务或补贴作业。
四是宣传发动要到位。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QQ和微信群以及召开现场会、开展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来宣传普及防治技术知识,营造赤霉病防控的良好舆论氛围。各乡镇(街道)要第一时间把防治信息和防治技术传递到各种防治组织、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手里。
五是服务监管要到位。网格化开展赤霉病防控督导与服务,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形成工作组包村联户,深入田间地头。试验示范并培训推广新农药、新药械、新技术。加强专业化防治组织的备案管理,加强农药市场保供调度和质量监管。
二、答问环节
1.提问:制定本方案有什么样的目的?
答: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温湿气候型重大流行性病害,可防、可控、不可制,必须要立足预防。一旦错过防治的“窗口期”,就会造成小麦减产、品质降低和籽粒真菌毒素超标,严重影响小麦的种植效益,因此及时落实一控两保的防控策略尤为重要。
2.提问:防治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坚决遏制全区小麦赤霉病重发态势,确保赤霉病,防治处置率100%、病粒率低于3%,实现小麦高质量丰产丰收。
3.提问:具体的工作安排是怎样的?
以实施“两强一增”为引领,采取组织保障、要素投入、宣传服务、统防统治、考核督导等五项工作措施,突出抓好小麦“一喷三防”作业。
工作任务安排时间为三月下旬到六月上旬。3月下旬成立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指导组,印发《潘集区2023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发布《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病虫情报,开展宣传培训;4月中旬召开全区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现场会,部署防控工作;4月中下旬对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情况进行调度。实行“窗口期”赤霉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日调度通报制度,推动各乡镇加强防控工作,并组织开展赤霉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4月中旬至5月上旬,组织开展市场检查,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药。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控成效评价工作,调查小麦赤霉病病情与防效,总结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控情况。
4.提问:小麦赤霉病有哪些防治策略?
抓好农业防治。合理运筹肥水、及时清理沥水、降低田间湿度,营造赤霉病不利流行条件,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强化化学防治。全面应用小麦赤霉病全程绿色提质控害增产技术,选好时机、选好药剂、科学施药,防止收储侵染,科学有效的防治小麦赤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