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十届政协一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2022-12-13 17:22信息来源:潘集区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区十届政协一次会议期间,各位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全区大局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重要提案。全区共收到提案79件,经提案审查委员会认真审查,确定立案71件,按类别分:经济15件,科教文卫体类8件,城建交通类27件,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方面4件,人口资源环境类4件,司法行政类3件,农林水利类4件,其它方面6件。对于未立案的8件,将作来信转交有关部门处理。在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经过区政府及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委员提案已全部办复。从收到的反馈意见看,满意或基本满意率达到100%。经过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提案中许多好的意见建议被采纳到政府决策和工作举措中,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高度重视,认真实施在接到“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任务后区政府办公室联合区政协办公室对委员提案办理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确定了承办和协办单位,明确了办理要求和办理时限组织召开全区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交办会,并同步通过协同办公系统对政协提案进行集中交办各承办单位在接受办理任务后,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了思想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区政府办公室定期对办理进度进行督查,及时分析解决办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一步压实了办理责任,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办

二、严格程序,规范办理。区政府将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主抓,区政府办公室具体负责的工作制度。为规范提案办理工作,以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四家单位名义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确定了提案办理原则、要求、流程及方式,规范办理程序。各责任部门严格按照规范办理流程,既抓工作改进提高,又抓办理回复,确保了每件提案的办理质量和实效。区政府办公室逐步完善督查通报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交办、承办、催办等办理环节,推进办理程序更加规范,办理实效更加明显。各承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承办的提案,能够亲自部署、亲自督办,制定出可行的工作措施,确保层层落实,提高了办理工作时效和质量。办理结束后,由区政府办公室统一审核把关,按照办理答复规定格式行文,做到内容紧扣主题,格式规范准确。

三、加强联系,确保满意。区政府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及时收集、处理、传递和通报办理过程中的信息情况,针对办理工作的重点,采取专项督查、不定期督查和限期反馈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及时掌握办理工作动态,实行限时办结,着力推动政协提案办理与落实,确保了工作质量。各责任部门主动加强与委员协调、沟通和联系,积极推行开门办理、协商办理等方法,主动邀请委员面谈,上门走访委员,征询委员的意见,了解委员的想法,确保了办理质量,巩固了办理成效,赢得了满意。各承办单位之间密切配合,实现了提案办理无缝连接,达到了办理效果较好,委员普遍较为满意的工作成效。

四、注重结合,狠抓落实。十分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把办提案工作与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结合起来,与办好推动民生实事结合起来把办好提案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切入点,着力推动现代化美好潘集建设

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委员们提出提案15,在助推全区经济发展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解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创新机制流程,抓住产业转移机遇,为潘集高质量转型发展添动力、增活力”“关于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提案,区政府立足区情实际,坚持项目引领,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功能得到提升,潘集电厂一期竣工投产,潘集电厂二期开工建设,田集电厂三期、平圩电厂四期、光储氢新能源基地、中电潘集共享储能一期、中电潘集共享储能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非煤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组建区“3+3”产业招商专班,加大项目招引、落地力度,成功签约苏州海普、南京万德斯、中电春禾农业等15个非煤产业类项目,总投资46.6亿元;新开工淮南益森电厂固废综合利用投资项目等11个项目,总投资11.6亿元;基索年处置20万吨电厂固废、禾品汇中央厨房集中配送等6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加快店集贡米品牌建设,推进潘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提案,区政府紧盯“店集贡米”产业发展目标,筛选出了3-4个“店集贡米主推品种,开展“店集贡米”示范20万亩,建立核心示范区2万亩,授权5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用“店集贡米”地理标志,“店集贡米”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优化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委员们提出提案35件,为创建文明城市、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如“完善老旧小区管理机制,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我区老旧小区普遍存在房屋老化严重、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等提案,区政府投资6000万元,实施了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西南片)项目,完成了27个老旧小区涉及9526户改造任务,刘圩棚户区改造搬迁安置项目全面竣工,居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引进共享单车,方便群众出行”“加快我区电瓶车充电桩建设的建议”,区政府结合潘集实际,引进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积极谋划推进共享助力自行车项目,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项目均已投入实际运营,被市民亲切称为“淮小绿”“潘小红”逐步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在加快民生实事改善方面,委员们提出提案21件,有力促进了一批涉及教育、医疗卫生、便民生活等方面工作的有效落实。如“关于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提案”“关于加大对市五院财政投入力度的建议和意见”等提案,区政府持续强化优质医疗资源合作,推动市第五人民医院由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整体托管,在市五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设立方朝晖博士工作站,推进我区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双减之下’,关于推行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建议”等提案,区政府积极推行中小学“5+2”课后延时服务,通过基础托管提供一般性课后作业,参与率达到100%。第二时段提供合唱、篮球操、经典诵读、创意手工等兴趣特长类课程,学生参与率90%,受到家长的广泛认可。同时探索开展“午间托管服务”,在全市率先开展“午餐+午休”托管服务,目前已有28所学校1124名学生参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长中午接送学生的难题。

虽然我们在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中作出了一些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委员的期望和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在办理过程中与委员沟通还不够密切,对一些由于政策限制或其它客观原因一时还难以办理的建议,没有及时跟进,对代表的解释沟通不到位;二是承办提案时信息整合不够,办理合力有待加强,部分提案办理答复的针对性还不够强;三是重答复、轻落实现象在少数提案中依然存在,注重研究如何答复,深入实际了解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足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提案办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虚心接受委员和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积极采纳委员提出的良好建议,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努力整改、不断完善,不仅要做到提案办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更要使办理“件件有结果、事事抓落实”,推动提案办理工作和潘集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切实让委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