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不断强化企业服务,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加大“双招双引”力度,积极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加,增速回落明显。前三季度,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亿元,总量增加1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两县第8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6亿元,同比增长8.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9.9亿元,同比增长2.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5亿元,同比增长8.0%。
(二)秋粮再获丰收,农产品稳中有增。今年以来,全区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落实小麦、水稻创高产技术方案,大力推广优质品种,加强农业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有效地确保了全区粮食丰产丰收。全区39.56万亩小麦总产达15.69万吨,同比增长1.7%;预计35.2万亩水稻丰收再望,水稻总产达22万吨,同比增长1.4%。全区蔬菜种植面积4509.7 公顷,同比增长5.3%,蔬菜产量14.7万吨,同比增长7.2%;瓜果种植面积1180.3公顷,同比增长3.2%,瓜果类产量4.0万吨,同比增长7.9%。畜牧业生产有所回升。前三季度,我区生猪出栏3.6万头,同比增长1.3%;出栏肉用牛0.4万头,同比增长11.7%;出栏肉用羊4.5万头,同比增长29.2%;出栏家禽581.3万只,同比增长20.2%。水产品产量1.35万吨,同比增长2.2%。肉类总产量1.2万吨,同比增长3.1%。
(三)工业低速增长,“双新”产业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94.4亿元,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10.9亿元,同比增长3.7%,增幅比上半年回落了2.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两县第5位。工业运行的特点:1、制造业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在中安联合和安徽嘉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高于全市17.8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实现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36.9%,拉动全区工业提升2.5个百分点。2、电力行业生产放缓。受田集电厂和淮南平圩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机组检修影响,前三季度,电力行业累计发电量284.6亿千万时,同比增长11.5%,实现增加值29.9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上半年回落了2.3个百分点,比全市低 百分点,拉动全区增长2.8个百分点。3、两大园区增长强劲。前三季度,潘集经济开发区(北区)9户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亿元,实现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39.1%。煤化工业园区累计完成产值61.6亿元,实现增加值11.6亿元,同比增长37.8%。4、战新企业和高新产业继续全市领跑。前三季度,全区18家战略性新型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8.4亿元,同比增长23.5%,增速高于全市9.3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2位;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共实现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36.0%,增速高于全市19.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位,继续在全市领跑。
(四)项目投资稳步增加,房地产投资增长平稳。9月份当月新入库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1亿元。截止9月底,区属在库500万以上项目119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3亿元,同比增长16%,增幅比全市高9.5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二县第4位。在区属固定资产投资中,完成工业投资24.6亿元,同比增长32.5%,增幅比全市高27.4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3位;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1亿元,同比下降24.2%,降幅比全市扩大21.3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5位;完成民间投资22.7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比全市高9.6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4位;完成房地产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5.3%,增幅比全市高14.4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二县第4位。
(五)商贸市场持续低迷,限上商贸降幅较大。前三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2亿元,同比增长13.4%,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53.5和12.6个百分点,比全市低1.6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二县第8位。其中限上商贸实现零售额 2.1亿元,同比下降3.0%,增幅连续6个月位居六区二县第7位。从限上商贸企业经营情况看,1-9月份,批发业累计实现营业收1.29亿元元,同比下降72.3%,比全市低135个百分点。零售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元,同比下降8.6%,比全市高9.2个百分点。住宿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3.9万元,同比下降81.2%,比全市低108.5个百分点。餐饮业累计实现销售额4944.1万元,同比增28.7%,比全市低8.5个百分点。9月份,批发和住宿行业继续下行,零售和餐饮行业实现了小幅增长。
(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前三季度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750万元,同比增长16.0%,增幅比全市高4.9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二县第4位。实现一般预算支出9.7亿元,同比下降25.7%,其中,教育支出28229万元,同比增长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573万元,同比增长10.8%;公共安全支出2461万元,同比增长26.0%;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914万元,同比增长172.3%。全区民生保障支出进一步加大。
(七)居民收入增幅回落明显,就业形势向好。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61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全市低1.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2.6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二县第8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8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全市低0.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3.2个百分点,位居六区二县第8位。前三季度,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303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31.3%。
(八)服务业增幅回落,重点监测指标稳中有降。前三季度,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5.5亿元,同比增长8.0%,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6.4、3.2个百分点,比全市高1.4个百分点,位居县区第2位。1-9月份,统计核算重点监测3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54亿元,同比增长21.9%,增幅比1-8月份回落9.1个百分点。1-9月份,统计核算重点监测的15家工资总额均实现了稳步增长,其中,教育业工资总额增长18.1%,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增长5.9%,比上半年回落5.6个百分点;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工资总额增长16.8%,比上半年提高6.8个百分点。
2021年前三季度潘集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市位次
指标名称 |
总量 |
增速 |
全市增速 (%) |
全省增速 (%) |
|
绝对数 |
增速(%) |
全市位次 |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176 |
4.1 |
8 |
6.0 |
10.2 |
一产增加值(亿元) |
10.6 |
8.0 |
4 |
8.1 |
9.7 |
二产增加值(亿元) |
119.9 |
2.2 |
8 |
4.6 |
10.8 |
三产(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
45.5 |
8.0 |
2 |
6.6 |
9.8 |
建筑业产值(亿元)* |
3.47 |
52.9 |
2 |
13.8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
110.9 |
3.7 |
5 |
5.0 |
13.3 |
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亿元) |
15.1 |
26.3 |
1 |
8.5 |
14.0 |
战略新兴产业产值(亿元)* |
58.4 |
23.5 |
2 |
14.2 |
28.9 |
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亿元)* |
12.9 |
36.0 |
1 |
16.4 |
2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26.2 |
13.4 |
8 |
15.0 |
22.0 |
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2.1 |
-3.0 |
7 |
-11.6 |
19.5 |
区属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52.3 |
16.0 |
4 |
6.5 |
10.4 |
区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24.6 |
32.5 |
3 |
5.1 |
13.4 |
区属工业技改投资(亿元)* |
10.1 |
-24.2 |
5 |
-2.9 |
20.1 |
区属民间投资(亿元)* |
22.7 |
7.4 |
4 |
-2.2 |
10.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3.2 |
5.3 |
4 |
-9.1 |
7.5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
4.57 |
16.0 |
4 |
2.2 |
14.4 |
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 |
2081 |
7.3 |
4 |
2.7 |
|
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
2226 |
12.6 |
6 |
50.6 |
25.8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
31161 |
10.5 |
8 |
11.6 |
10.9 |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
14218 |
10.6 |
8 |
11.1 |
11.7 |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1.29 |
130.4 |
3 |
53.2 |
|
PM2.5平均浓度(mg/m3) * |
44.1 |
-9.3 |
1 |
-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