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迎来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被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托管并开展驻点帮扶。来自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陶奇昌以骨科第一主任的身份扎根市五院,他以精湛医术与务实作风,带领骨科团队实现从技术空白到成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跨越式发展,用一面面锦旗书写了医患同心的动人篇章。
来自田集街道的巫女士因为车祸导致脚受伤严重,当打听到骨科权威陶奇昌就在市五院,她果断决定在这里的骨科住院治疗,经过陶奇昌的精心治疗,目前她的恢复情况良好。
“我的脚是出车祸受的伤,在这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现在已经可以慢慢下地走路了,谢谢陶院长!他真是特别的好,态度也好,技术也好,我们患者非常满意。”市五院患者巫女士赞不绝口。
“这位女同志受到的是汽车碾压伤,导致足部严重骨折脱位。为了稳定她的足部关节,我们通过微创手术植入内骨钉,现在她的受伤部位恢复的还不错,可以逐步下地行走活动了。”市五院副院长陶奇昌介绍道。
托管前,市五院骨科在高难度手术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2022年全年仅开展20台三类手术,四类手术更是空白。陶奇昌到任后,迅速引入关节置换、四肢关节复杂创伤(微创)内固定、脊柱创伤微创手术等前沿技术,提高了医院在相关领域的手术能力。截至目前,科室累计完成290余例高难度手术,多项技术均创下潘集地区新纪录。三类手术量从当初的20台增长至目前的94台,四类手术更是实现从0到20台的飞跃。2024年9月,市五院骨科正式获批淮南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标志着科室综合实力迈入全市先进行列。
“陶院长到我们骨科后,积极传授我们业务技术。在他的指导下,我们能开展股骨颈骨折前路置换、高龄患者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等手术,通过他的带教,我们骨科业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陶院长还带领我们学习更多骨科理论知识及前沿技术。今后我将继续向陶院长学习,为更多的骨科患者解除痛苦。”市五院助理医师栗康杰自信地说道。
在业务技术提升的同时,患者满意度也在持续攀升。2023年7月至2025年3月,骨科团队共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30面。这些锦旗背后,不仅是无数患者行动能力的恢复和病痛减轻,更是医患之间信任与感激的生动写照。
因工作成绩突出,陶奇昌于2024年12月28日被潘集区人民政府正式任命为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其主导的骨科帮扶模式成为医联体建设的典范。如今,市五院骨科成为医院的核心科室,不仅提高了潘集分院骨科整体医疗水平,获得了老百姓的广泛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更辐射周边地区,吸引大量患者慕名前来。从技术空白到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从患者踌躇到口碑如潮,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的蜕变之路,体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积极影响。一面面锦旗,不仅是对医者精湛技艺的褒奖,更是对“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
“我们将继续以‘微创化、精准化’为方向,努力钻研医学前沿知识,培养更多的本土医学人才,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市五院副院长陶奇昌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