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4-07-31 11:11 信息来源:区委社工部 作者:丁晓东 浏览: 字号:

潘集区积极响应市、区两级关于网格化管理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建设,实现了网格划分的全面覆盖与深度融合,构建了高效运转的网格管理服务体系。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一张网”治理体系

潘集区精准施策,科学规划,将全区划分为588个网格,实现了城乡区域的无缝对接和全面覆盖,588个综合网格与党建网格实现了深度融合,形成了“党建引领、网格支撑、多元共治”的崭新格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力量充实网格员队伍,同时鼓励村两委成员等兼任网格员,已实现全区每个网格均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网格员。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明确网格指导员和网格长的职责分工,形成了“区-镇-村”三级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架构。网格指导员负责指导网格内各项工作的开展,确保政策落实到位;网格长则作为网格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网格内的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为网格化管理服务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明确职责,多级联动,平台整合与一体化运行

潘集区积极推动区、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与同级综治中心(矛调中心)的深度融合与一体运行。优化资源配置,将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矛调中心)在人员、场地、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职能互补、协同作战”。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研判、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等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和社会治理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快速流转、有效化解。强化科技支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精准化的社会治理平台,提升服务管理效能。自融合工作启动以来,潘集区各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与综治中心(矛调中心)协同作战,成功调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解决了多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同时,通过网格员的日常巡查和信息收集,及时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培训到位,挖掘潜能,助力网格员赋能成长

定期组织专题培训,通过党校授课、群众会议、实地教学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位网格员熟练掌握工作技能。积极探索并实施网格员管理激励措施,创新引入积分制考核评价体系。根据网格员的日常表现、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设立若干激励项目,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信息采集上报及时准确等,均给予相应积分奖励。对于履职不力等行为,则进行扣分或其他处理。认真落实全市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推进会精神,不断探索拓宽网格员晋升渠道。严格按照《淮南市面向专职网格员招聘社区工作者实施方案》要求,积极配合全市招聘工作,潘集区3名网格员被录取为社区工作者。在潘集区2024年度村级后备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中,创新性地设置了面向专职网格员的定向招聘岗位,共有5名表现优异的网格员被录取。

经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和不懈努力,潘集区的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网格化管理服务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许多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平台整合和一体化运行,社会治理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社会矛盾纠纷得到了及时有效的预防和化解,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网格化管理服务的深入推进,还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社会力量等方式,实现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治理方式的创新化,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潘集区将进一步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提升网格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深化平台整合与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和方法路径,为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区贡献潘集智慧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