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交通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不松劲、不滑坡,在思想认识上做到有效衔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以市区“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凝聚政府和市场、行业和社会等多方合力,有效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一体推进全区交通运输服务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交通先行、交通引领,为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一体谋划、精准施策,在项目建设上做到有效衔接。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定位,突出交通运输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第一推动农村交通提档升级,支撑乡村产业兴旺。提升农村地区内通外联水平,加大对偏远乡村道路增补建设、加宽改造等项目倾斜,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交通运输有效衔接;推进交通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潘集区“一区四基地”发展目标,加强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提高农村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强化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监管,提升农村交通应急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第二改善农村交通环境,服务乡村生态宜居。落实潘集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四个不摘”和“聚力绿色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家园”要求,强化措施使交通项目向进村入户倾斜,巩固建制村通硬化路成果,加强管理养护,及时修复水毁路段;对袁庄城区及淮潘公路16个站点,32处70座公交站点进行美化亮化改造,助力美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理念贯穿到农村交通发展的各个环节,保护基本农田,推进绿色农村路发展。第三提升服务供给,助推群众生活美好。巩固拓展建制村通客车成果,优化服务供给,完善客运站点、货运物流、邮政快递功能。第四强化管理养护升级,提升高效治理能力。全面落实区乡村三级路长制,进一步完善公路养护长效机制,有序推进建管养运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三是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大提升。加强农村公路质量管理,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逐步健全群众爱路护路乡规民约和共建共治共享群众参与体系;强化历史遗迹保护,倡导文明出行。
四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进既定项目建设。今年,潘集区申报并获批农村公路43条,总里程30.7公里,总投资2577.9万元。其中,乡村振兴道路30条,总里程19.393公里,总投资1411.6万元,即区投资311.6万元资金建设的9条道路,总长4.456公里已全部完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建设的11条道路,6.387公里,总投资434万元和省财政补助资金建设的10条道路,8.55公里,总投资666万元,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计划12月底前完工;自然庄通硬化路建设13条道路,11.343公里,总投资1166.3万元,已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94%,计划在9月底全部完工。
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项目12条路62公里,总投资862.2万元,已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80%,计划在7月底全部完工;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项目工程9条路13.976公里,总投资131万元,村道安防工程项目已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90%,计划在9月底全部完工。
S312淮古路泥河至潘集段改建工程,项目起于泥河镇五岔路,利用S235至秦庄社区折向北,经潘庄社区、杨集社区、潘杨村,终于潘集镇进矿路,全长改线新建段约5.5公里,总投资约1.05亿元。2021年7月开工,计划2021年12月通车。
S312淮古路全长48公里,呈东西走向,是连接怀远县、凤台县的重要通道,项目实施完成后,可彻底打通潘集区北部通道,解决货运车辆穿城问题,极大缓解潘集城区交通通行及环保压力,提升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促进潘集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非常重大。
五是扎实做好谋划储备重点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合肥都市圈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机遇,科学谋划和推进我区交通运输未来大发展:高速公路2条47公里投资约50亿元;国省干线3条40.68公里投资20.2亿元,桥梁1座投资20亿元,交通换乘中心项目投资4亿元,累计投资约94亿元。
高速公路
1.S63怀远至潘集至凤台高速(宁洛高速淮南连接线)。潘集区境内约28公里,总投资约30亿元,计划2022年12月开工建设,2025年12月建成运营。
2.S10扬州至滁州至淮南高速(合蚌高速淮南联络线)。潘集区境内约19公里,总投资约20亿元,计划于2022年12月开工建设,2025年12月建成投入运营。
国省干线
1.G345田集至姬庄子一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路线全长约21.4km,其中:新建约6.77km,老路改建约14.65km。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项目概算总投资10.92亿元。计划2021年12月开展用地组卷报批工作,拟定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2025年7月建成通车。进展情况:项目已完成立项、可研、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项目已通过市水利局防洪影响评价审查待批复;项目通过市生态环境局环评审查;4)项目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
2.G345泥河至田集(孔李淮河大桥北延)新建工程。项目路线全长约11.2公里;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项目估算总投资7亿元,计划2022年5月开展用地组卷报批工作,拟定于2022年12月开工建设,2025年12月建成通车。进展情况:项目已完成路线方案研究及征求意见等前期工作;项目跨越原泥河省级湿地公园专题论证报告已提交省林业局待复函同意意见;项目正在开展土地预审专题;项目同步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3.S230高皇至常坟二级公路新建工程。项目路线全长约8km,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项目估算总投资2.2亿元。进展情况:项目已完成路线方案研究及征求意见等前期工作。项目因占用基本农田,不符合自然资源部2018年3号文关于占用基本农田项目界定,前期工作暂缓。
4.S230淮河二桥及连接线。项目路线全长约9.3公里,包含一座长470m淮河大桥,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计划2022年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项目进展:该项目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为加快项目前期推进、保障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成立了项目指挥部。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相关专题正在推进中。
5.城乡公交一体化。该项目为公交站场+首末站+物流站建设,建设规模约9万㎡,总投资约5000万元。目前,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区规划领导小组会通过,正提交市规划业务会研究。
6.潘集交通综合换乘中心。该项目,占地约180亩,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规划形成以集城市公交、短途城际、小汽车、出租车、货车、非机动车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涵盖换乘枢纽、公交停保场、综合开发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换乘中心,总投资约3.57亿元。目前,规划设计方案正在编制中。
7.县道升级改造。全区共10条道路265.931公里,目前,已经完成潘集区县道网规划(2019-2030),计划全部达到三级路标准。
二、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是道路管护问题。区内道路存在里程不足、档次不高、通行不畅等短板,加之政府部门实施的项目(含民生工程),均未经交通部门许可,擅自施工,随意开挖,施工肆意破坏路基、路面,不恢复或随意恢复,对建成道路损害较大。下步,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路长制”制度,把农村道路长期维护机制落到实处,加大路面货运车辆超载超限巡查整治力度。
二是资金问题。由于我区底子薄、基础差、历史欠账多加之区财政困难多种因素,我区道理项目建设档次不高,养护不及时,新谋划项目推进难。下步,将积极对接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加大对我区项目及资金的投入,力争早日完善我区道路交通网络,让全区人民安全、快乐、轻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