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铆足干劲争先进
——平圩镇党委书记李祥全
平圩镇总面积52.38平方公里,辖15个村、1个林场,总人口4.78万,土地确权面积3.4万亩,是潘集区唯一的省级示范镇,是潘集区工业集聚的重点镇,是全省投资环境最佳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所在地。2010年被定为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京九铁路、淮潘路、淮上引线穿境而过,境内有码头5座,水陆交通便利,平圩电厂、经济开发区、煤化工园区坐落于境内,经济发展优势明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多年未遇的洪涝灾害,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平圩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经济运行平稳发展。全年完成财税收入359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工业增加值1174万元;限上商贸企业零售品销售总额2959.8万元;招商引资省外亿元完成119637万元,内资完成108500万元。二是脱贫攻坚如期完成。全镇451户1267人全部脱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三是疫情防控成效明显。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区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凝心聚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快速恢复。四是防汛救灾取得胜利。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平圩镇党委组织号召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投身防汛一线,坚决打好防汛救灾主动仗,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是乡村面貌持续改善。全年新增道路36.2公里,渠4.7公里,绿化614亩,路灯1896盏。
尽管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平圩镇仍然存在创新发展后劲不足、产业谋划思路不宽、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等突出问题。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按照区委关于“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部署,着力解决党员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精神状态不佳等现实问题,进一步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聚焦我镇现状,深入解放思想,积极变革创新,锐意开拓进取,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创先争优的工作作风,为推动平圩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下一步,我们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明确发展目标思路。围绕“一个中心”,推进“三线三片多点”发展。“一个中心”,即以镇政府驻地为中心,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强三产,留住人才。三线,即沿淮北大堤打造生态旅游带、沿淮上引线路打造稻虾综合种养基地、沿引河打造千亩观光长廊。三片,即组建滨河新城宜居区、努力打造卢家湖湿地休闲观光区、下六坊万亩优质粮基地。多点,即在新淮村做大“麻黄鸡”品牌,规范卢沟新淮养殖区、做强刘余蔬菜种植基地、做深龚集知青点、谢圩推剧、新淮二仙摔跤等传统文化。
二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力支持总投资119637万元睿鑫粉煤灰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项目、总投资5483.81万元淮南市包装材料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年产1600吨巧克力生产项目、新型环保装配式板材项目、建筑废弃物再利用及水稳生产项目以及淮南市滨河学校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的理念,积极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立足平圩电厂、煤化工园区、道路交通等绝对优势,围绕产业链条延伸、主导产业配套,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一个投资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一个工作小组”专班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跟踪力度,促进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
四是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在做优一产,做强二产的基础上,做活三产,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围绕卢家湖湿地公园、引河绿色长廊、引线路稻虾综合种养区、龚集知青文化园等优势资源,开展垂钓、水上运动、果蔬采摘、传统农事体验等农家乐活动。充分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打造谢圩推剧民俗文化旅游村。围绕平圩电厂、煤化工园区、平圩开发区,由村党组织牵头领办创办服务实体,成立物流运输、市场推广、物业管理等服务公司,提供维修管护、垃圾清运等代理服务。通过对农业生产、加工、销售、餐饮、休闲等产业链整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五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持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选优配齐村“两委”班子,切实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坚持统筹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构筑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重点推广秸秆全量还田、秸秆过腹还田以及林下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实施品牌培育计划,重点在优质粮、特色瓜果蔬、畜禽水产品等地方名特优农产品方面推进品牌创建。扩大“豆麸”饼干、“田园贡”富硒米、“张师傅”绿豆圆、“鳅玉香”大米系列农产品等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创建地方特色品牌,并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紧密合作,建立基地,注册商标。
总之,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全面开启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平圩新征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